【合勤講堂】台灣「能源與減碳」的兩難

核能電廠陸續除役,加速台灣電力不足,台灣處於能源與減碳兩難,圖為預定7月除役的核三廠。圖/台電官網
核能電廠陸續除役,加速台灣電力不足,台灣處於能源與減碳兩難,圖為預定7月除役的核三廠。圖/台電官網

黃丙喜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國泰民安是全民希望,經濟發展則是人民幸福的所在。新總統賴清德的財經內閣普受企業和社會的高度肯定,而針對台灣當前面臨的兩難困境:能源和減碳,大眾期待賴政府能够趕快跳脫民進黨的反核泥淖,善用全球新興的清潔能源和淨零減碳倡議,找到不滿意但可接受的解方。

「不滿意但可接受」其實民主政治的精髓,能源政策歷經過去十幾年全球的對話和折衝,再從2018年公投通過的「以核養綠」來看,台灣社會對於能源政策己從絕對的非核轉向相對接受的空間,只是蔡政府抱著反核的神祖牌不放,坐失了轉圜的契機。

淨零減碳,台灣面臨的嚴苛挑戰

永續發展、綠色經濟是全球熱門的話題。蔡政府清楚畫出台灣到2030-2050年的淨零減碳藍圖,也推出了系列的產業低碳方案;然而,賴政府最近和產業的接觸,應能充份感受企業對於將被課徵碳税的徬徨,以及今後能否穏定供電的憂心。因為逐步廢核以來,未來能源能否供給無虞,全台供電缺口是核一、二、三關廠的400億度電,加上用電增加每年2%,兩者相加估計五年供電缺口700億度。美國商會和社會大眾則擔心電力救援跟不上,限電恐成日常,電價調漲又將引發通膨,因為光是煤氣發電成本,以一度電4元來算,每年就浪費新台幣1600億元。

當前世界關注的能源焦點在減碳,主要工業國家採取的策略則是以核減碳。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為氣候貿易脆弱的國家,面對國際徵收碳關税,低碳當然是必要的選擇。問題是,如果國家的電力供應仍然高度依賴煤炭、天然氣等高碳排放燃料,能源政府又不知適時調整,上位的源頭不變通,下游的產業和民眾做再大的努力都是事倍功半。

電力碳排係數下降是淨零首要績效指標。台灣電力碳排係數約495克,使用核能的法國為41克。德國、荷蘭和法國等7個歐洲國家承諾,2035年底前排放CO2的發電廠從電力系統淘汰,凸顯各國都在拚電網零碳。

清潔能源,先進工業國不再反核

七工業國集團(G7)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級會議1日在義大利發布核能共識公報:七國集團不再反對核能,就算本國不選擇核能,也會支持那些選擇使用核能的國家繼續發展相關技術。因為「我們認識到,核能作為清潔/零排放能源的潛力,它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解決氣候危機,並改善全球能源安全。」

25個已開發國家去年12月在COP28 氣候會議發表宣言:「目標到2050 年,全球核能發電能力增加三倍」。這顯示核能對於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支持向淨零過渡、確保能源安全都發揮關鍵作用。以核養綠符合台灣能源和減碳的現實需要,而核二和核三過去運轉的安全紀錄名列世界前茅,賴政府應該面對現實和正視事實。

G7部長强調,新的核反應器設計「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包括安全性更高、運作可持續性、降低生產成本、降低風險、改善核廢棄物管理、更好的社會接受度。賴政府針對核四是否也應用開放、科學、務實的態度重新審慎進行可行運轉的評估。

聯合國COP28大會點名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低碳綠氫等四項低碳能源融入電力組合選擇,而歐盟早在2022年訂定授權法,把天然氣和核能定義為「過度性或轉型綠能」。聯合國和歐盟已經示範,我們當然應該參考。

能源+減碳+經濟+民生,四環永續

台灣失衡的能源結構導致的不只是減碳費用和發電成本的大幅增加,更是置國家安全於高度風險的危境之中。核電是基載電力,光電與風電不是。核能加一次燃料可用兩年,儲氣只能用10天左右,而且只有11天安全存量,夏天用電量大,存量降到只夠7天。北部缺電,中火補,台灣是獨立電網,無處可以調度電力。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最近在演講中坦承,卅年前的他是熱心反核人士,這二、三年才慢慢想清楚「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核能不是」。台灣能源結構 調整的進度遠遠落後,連帶影響產業運作與國家安全,賴政府應責無旁貸地提出確保供電無虞的新能源政策。

國際能源總署4月中批評歐洲在能源政策上犯了兩個重大錯誤,一是依賴俄國天然氣,二是放棄核電。歐洲工業正為這些錯誤付出代價。能源轉型須有穩定基礎的核能電力,以支撐不穩定的風電和光電。台灣豈能重蹈歐盟覆轍?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