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部分社群媒體中,出現大陸解放軍空警-600艦載預警機試飛照片,證明「福建號」航母正向原設計目標緩進。印媒報導,空警-600是抄襲美國E-2艦載預警機,航母上配備固定翼預警機,是衡量航母戰力的基礎裝備。
預警機是集空中偵察、監視、目標指示,作戰指揮中心,是空中作戰的倍增器。美國能夠在歷次局部戰爭中奪取和掌握制空權,利用空中優勢打擊對手,預警機功不可沒。海上作戰範圍大、後方支援少,需要預警機擴大預警範圍,組織攻防作戰行動,航母打擊群沒有預警機,很容易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固定翼預警機體型和重量都比較大,沒有大型平直甲板和彈射器,就無法升空使用。蘇聯的「基輔級」航母和英國「伊麗莎白」航母為解決預警機問題,把預警雷達裝在直升機上。但直升機的承載能力小、留空時間短、活動範圍近,很難有固定翼預警機的作戰能力。遇上擁有固定翼預警機的航母,難有勝算。
裝備和使用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目前就只有美國和法國。美國的艦載預警機就是著名的E-2,配備在接近10萬噸排水量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上。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排水量3萬多噸,排水量不如中美海軍的兩棲攻擊艦,但法國海軍還是從美國購買E-2預警機,並配備到航母上。
E-2首次服役是在1964年,60年之後,E-2發展出大量不同的機型,雷達電子系統多次更新換代,早已經和上世紀60年代的型號不可同日而語。E-2飛機平台採用雙渦槳發動機、平直機翼、四片垂尾,經過60年航母和海上使用的考驗,是成熟的機種。
上世紀70年代末,蘇聯研製雅克44E艦載預警機,也沿用E-2的空氣動力構型,只是螺旋槳外型和垂尾數量不同。
中國研製空警-600,沿用美製E-2的空氣動力架構,E-2服役60年,多次在公眾面前亮相,在美國海軍的各種開放活動上,也有不計其數的遊客參觀過E-2,仿造氣動架構不缺少資料。
外形可以仿製,機內的系統就十分不容易。艦載預警機的製造數量不會太多,E-2、空警600都是昂貴的兵器。
按照美國海軍航空聯隊的模式,一艘航母配備四架預警機。未來解放軍如果順利建造六艘航母,上艦的預警機也只有24架。加上預備兵力、訓練用機,製造數量也不過30架左右。
多數國家沒有航母,如果是陸地機場使用,財力差的國家根本不敢考慮預警機,財力雄厚的國家更傾向於採購空警-500小尺寸的型號。當今世上,恐怕只有中美海軍具備這樣的條件。至於印度海軍,現階段要部署艦載預警機的難度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