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出席在馬場町舉行的「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然而活動追思對象之一為共諜吳石,引發民進黨猛烈攻擊,指其「親共」。對此,大陸官媒央視今天(12日)的報導反批,蔡英文政府曾補償吳石案牽連人吳鶴予等人合計690萬元,還將其姓名刻於綠島人權紀念碑上。央視評論稱,這些歷史人物被綠營「一會兒當作轉型正義的功勞簿,一會兒又成為攻訐政治對手的穿心箭」,沉重的歷史記憶被利用為政治攻擊的工具。
綠營近來針對鄭麗文大作文章,宣稱她出席活動代表在野黨配合「中共統戰滲透」,混淆國家認同,甚至聲稱「國民黨失去了反共DNA」,而民進黨才是「台灣真正的反共第一品牌」。然而,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早前曾辯稱,綠島人權紀念碑上的確有些人是共諜,是因為「台灣在轉型過程中,就算你是間諜、是要來顛覆台灣的,我們仍寬容地當成政治犯、思想犯處理」。民進黨的反共之言成為了迴旋鏢。
央視指出,近年來,綠營多名政治人物均曾現身馬場町紀念活動。馬場町公園作為承載國共內戰沉重歷史記憶的地標,其園內石碑上刻有「追悼千萬個在台灣犧牲的英魂」等字樣。然而,在綠營的歷史敘事中,這些人物「一會兒成為轉型正義的功勞簿,一會兒又淪為攻擊政敵的武器」,歷史最終被政黨選擇性利用。

央視回顧,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2007年亦曾於馬場町公園舉行追思會。當時蘇貞昌在現場口口聲聲「要緬懷逝者」,卻仍不忘藉機攻擊國民黨,聲稱「藍營如果有誠意,應該承認當年做錯了,把黨的資料拿出來,看責任到底在誰」。
央視進一步指出,民進黨政治人物常提及的「綠島人權紀念碑」上,刻有聶曦、朱楓、陳寶倉、吳鶴予等人的姓名。這些人在台灣均被視為共諜,但2013年蔡英文當局卻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之名,向吳石案牽連者吳鶴予等人發放690萬元補償金。
央視報導同時引用台灣作家藍博洲的觀點指出,民進黨自1980年代以來,長期利用台灣社會對歷史的不完全理解,「透過扭曲、偷換概念的方式,持續操弄歷史記憶」。藍博洲指出,當關於吳石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播出後,民進黨所構築的虛假「轉型正義」敘事終於破功。
藍博洲直言,這些歷史記憶「實際上是民進黨與國民黨鬥爭的提款機」,無論是「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凡是歷史犧牲者的記憶,民進黨都能「消費」。他批評,當大陸不刻意談論吳石、聶曦等人的政治身份時,民進黨卻以「民主」之名篡改史實,「他們在共產黨人的墓冢上插上『台獨』的墓碑,假『民主』之名行政治鬥爭之實。」

藍博洲強調,這些人「長期在他人墓前豎立自己的招牌,挪用別人的犧牲作為政治籌碼」,如今當歷史真相被公開,民進黨就再也無法欺騙台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