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哈佛大學校友
11月7日土耳其伊斯坦堡檢察官辦公室針對以色列總理那坦雅胡、國家安全部長Itamar Ben-Gvir、國防部長Israel Katz,國防軍參謀長Eyal Zamir等37名高階領導人發出逮捕令,指控內容包括「種族滅絕」與「危害人類罪」,主要是針對以色列過去兩年在加薩地帶所進行的軍事攻擊行動;檢察官表示,以色列對平民的「系統性暴力」,是這些指控的法律基礎。
目前,被指控的37人完整的名單以及各別罪名並未完全公開。土耳其政府會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如向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是否會有拘捕行動,在公開報導中仍未明朗。
其實,國際刑事法院(ICC )在2024年11月已經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國防部長蓋蘭特發出了逮捕令, 根據的是他們將飢餓作為戰爭手段的戰爭罪,以謀殺、迫害等不人道行為的危害人類罪、蓄意攻擊平民的戰爭罪。當時土耳其政府對這項裁決表示歡迎,並稱這是「遲來卻正面的裁決」。
事實上,這個逮捕令不具任何可行性,只具有象徵的意義。因為國際刑事法院本身沒有執行的武力。逮捕令的執行取決於國際刑事法院的124個成員國。另一方 面,以色列並不是成員國,因此逮捕令在以色列國內沒有法律效力。
土耳其此舉顯示出該國越來越傾向以法律戰與道德戰對抗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同時也讓以色列在國際輿論上面臨更不利的局面。
以色列外交部長Gideon Saar 則表示,堅決反對暴君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這一場公關鬧劇。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都已掌權十多年,他們的關係一向不睦,最近兩年雙方關係更是急轉直下。
2023年10月以色列與哈馬斯軍事衝突爆發以來,艾爾多安總統多次嚴厲譴責以色列在加薩地帶違反人道的軍事行動,並於當年11月就召回了駐以色列大使、2024年5月土耳其貿易部宣布暫停與以色列所有進出口的貿易、11月艾爾多安總統宣布斷絕與以色列的關係,並揚言未來也不會採取任何措施繼續發展雙邊的關係;2025年8月土耳其還進一步實施若干具體的制裁行動,包括禁止以色列的貨船進入土耳其的港口,同時土耳其對以色列關閉領空,禁止以色列飛機通行,全面切斷兩國經貿關係。土耳其外交部長甚至指出,以色列的作為是「無視國際秩序的恐怖主義國家心態」。
回溯雙方關係惡化的關鍵是2010年5月31日,當年以色列海軍在公海上以武力攔截「自由加薩船隊」,阻止對加薩運送救濟物資;以色列突擊隊空降到土耳其的「藍色馬爾馬拉號船」開火,造成10名土耳其人死亡。納坦雅胡總理辯稱那是以色列的正當防衛,雙方的關係因而降至谷底。
當年1月我在以色列工作,看到一則新聞記憶猶新,就是以色列的外交部副部長Danny Ayalon 召見土耳其駐以色列大使,對於對土耳其的若干作為提出譴責。事後,他還公開表示,今天召見土國大使時,他坐在比較大而高的椅子上,土耳其駐以色列大使則坐在一個矮小的椅子上。這一違反外交禮儀的公開羞辱行動,引起土耳其政府極度的不滿,之後雙方交惡也不足為奇。
上個月九日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強力介入之下,達成了加薩地區第一階段的停火協議,簽署國除了地主的埃及、美國、卡達之外還包括跟以色列不對盤的土耳其。簽署當天就有傳言,如果以色列總理出席的話,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就不會出席。雙方關係之惡劣可見一斑。這個協議的當事一方是以色列,可是川普總統卻安排了對以色列強烈譴責的土耳其做為簽署國實屬不當。以色列的立場很明確,絕對不會允許土耳其的勢力趁機介入拉薩地區的未來。
土耳其的做法一方面會強化其作為巴勒斯坦堅定支持者的形象,增加在穆斯林世界的影響力,但一定會造成土、以雙邊關係進一步的惡化,甚至帶來毁滅性的打擊,雙邊關係在短期內沒有恢復的可能。
未來的發展可能取決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他一方面肯定土耳其是推動加薩停火的重要夥伴,另一方面他又是以色列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如美國未能適時介入,善加處理,可能會影響到加薩下一階段的停火談判。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