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發表演說 外媒:相當罕見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IPAC高峰會,並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圖/中央社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IPAC高峰會,並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圖/中央社

副總統蕭美琴昨(7日)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意外現身在歐洲議會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並發表演說;值得一提的是,這場行程事前高度保密,直到主辦單位臨時通知記者,這也是首次有台灣現任副總統在歐洲議會現身。對此,外媒認為,像副總統這樣的高層級官員出訪仍相當罕見,因為可能引發中國大陸報復接待的國家。

蕭美琴在演說中強調台灣的民主價值和韌性;蕭美琴表示,台灣是一個多元化社會,重視公開對話、負責任的政府、公平選舉以及信仰和言論自由。她相信真理不是由演算法或獨裁者決定,國際規則是和平共存的基礎。

蕭美琴指出,歐洲在炮火下捍衛自由,而台灣則在壓力下建立民主;她承認,台灣的民主並不完美,但台灣的民主制度是開放的,不會壓制批評,不懼怕透明度,且忠於法律和人民,而非忠於強權,「作為民主國家,我們相信自由的政治和經濟體系能帶來繁榮和成長」。

蕭美琴續指,這次IPAC峰會是一個全球時刻,匯集了理解開放社會面臨共同威脅的成員。當前威脅包含軍事壓力與灰色地帶脅迫、網路攻擊與假訊息、利用經濟槓桿換取政治順從、基礎設施破壞,以及意圖破壞團結的外國干預,這些威脅源於遵循共同劇本的「國家級」行為者,當前競爭不是爭奪霸權,而是為了維護一個以和平合作為基礎、而非以武力或脅迫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在國防方面,蕭美琴提到,鑑於中國日益加劇的軍事和安全壓力,台灣承諾增加國防投資,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GDP的5%,安全不僅是軍事實力,更源於國內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意即讓社會各部門(從網路防禦到民防準備)都參與其中。

台灣重要的三個核心原因與四個合作領域

蕭美琴闡述台灣對世界至關重要的三個核心原因,分別是「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全球關鍵經濟參與者」以及「積極貢獻國際社會」; 蕭美琴說,台灣證明民主可以在亞洲蓬勃發展,持續舉行自由選舉,保障公民自由,而台灣製造的晶片和零件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提供動力,扮演維護和平及維持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角色。且台灣儘管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台灣仍為全球人道主義援助、救災、公共衛生和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蕭美琴強調,國際體系的完整性和全球繁榮,仰賴一個強大而自由的台灣。她期待與IPAC成員在至少四個領域深化合作,分別是貿易和技術合作、全社會防衛韌性、全球包容,以及台灣海峽的和平。

蕭美琴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對全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國際社會反對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立場始終如一。她總結:「一個更強大的台灣,意味著一個更穩定的印太地區,而一個穩定的印太地區,將帶來一個更安全的世界。」

對此,Euronews報導認為,蕭美琴此行在抵達歐洲議會前不久才對外公布,是因為歐盟成員國與大多數國家一樣,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但與台灣共享民主價值觀並維持密切貿易關係,同時反對中國以任何形式動用武力解決爭端。這場活動共有來自約二十多個國家的約50名議員出席,由於安全顧慮極高,蕭美琴行程與演講在出訪前均秘而不宣。報導指出,儘管蕭美琴並未正式在整個歐洲議會發表演說,但仍可能激怒北京。

而路透則報導稱,台灣在歐洲唯一擁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是梵蒂岡,但英國、法國、立陶宛、波蘭等國仍無視北京抗議,允許台灣高階官員訪問,而副總統等如此高層級官員出訪仍相當罕見,因為可能引發中國報復接待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前總統蔡英文預計下周前往德國柏林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