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頌安/醒吾科技大學副教授
有關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目前有一股所謂主流民意是希望「永遠維持現狀」。這就如我國歷史上很明顯的例子:三國末期的蜀漢、宋初的南唐,都是「偏安一隅」的想法。如今中國大陸如此強大,中國人傳統上大一統的民族認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歷史責任,能允許他沒有作為嗎?我們一些台灣人自以為是的想法,能實現嗎?不言而喻。大家心知肚明,沒有人懷疑中國大陸統一的決心,事實上兩岸的統一只是或遲或早的時間問題,想要「永遠維持現狀」,又想「兩岸維持和平」,非常不現實。
一些民調看似具有公信力,但是他們常常在牽涉到統獨與身分的認同上很有問題。提出來的題目過於簡化,而且別有用心。他們讓受訪者在直覺上自認是「中國人」,就等於自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因此在台灣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很小。如果問題是「自認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的選項,就有七成台灣人認同,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廣義上就是「中國人」,但是一些民調者,他們想要的是受訪者朝向狹義的中國人去想,以此為根據,顯示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很小。這種結論根本是一種粗暴不實,別具用心的數據。民進黨長期利用這種不實的民意,誘惑、綁架、情勒全台灣的同胞,也具此不實虛假的民意鎮壓、排擠、詆毀願意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民眾。
民意如流水,負責任的政黨~「中國國民黨」,豈能隨波逐流?國民黨要負責造渠,引導流向,所以鄭麗文主席不屈從於民進黨的虛假民意,她說:「政黨的責任是推動最大多數民意支持自己的理想與核心價值」,這才是大多數有識民眾期待的國民黨。
綠營份子、和藍營的「親美反共」之人,慢慢都浮上了台面,大家也逐一看淸楚他們的真面目了。加上那些苟且偷安,天天拿所謂「主流民意」説事者,根本違背真正的主流民意:「兩岸和平」。台灣人誰願意,今天的台灣變成明天的烏克蘭?那些有背景,有辦法的人,如果兩岸真的發生戰爭,他們一定比誰都跑得快,趕緊溜到海外逃避戰火,他們只是一群把我們這些普通百姓綁在戰車上充當炮灰,絕對不負責任和我們共生死。如今鄭麗文主席領導風潮,促進兩岸走向和統,要引領風潮,鄭主席當成立專業客觀的民調中心,真正負責地呈現細緻正確的民意,塞住那些別有用心,別具目的者的嘴,讓一般認識不清真相隨波逐流的百姓,真正了解實際情況,呈現真正的民意。如此,鄭麗文主席推動的兩岸和統的大業,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達成兩岸的和平統一。我想宣傳理念,才能達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效果,這應該是鄭麗文主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