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轟炸「運毒船」已違國際法 聯合國人權專員籲美國立刻停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圖/取自ceanmedia《推特》官方帳號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圖/取自ceanmedia《推特》官方帳號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Volker Türk)上周五(10月31日)嚴厲譴責美國軍方自9月初以來在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對疑似運毒船隻發動致命攻擊,稱此舉違反國際法,已構成「未審先決」。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些行動已造成超過60人死亡。圖爾克強調,儘管打擊跨境毒品走私挑戰嚴峻,但此類問題應屬執法範疇,必須遵守國際人權法對致命武力使用的嚴格限制。圖爾克強調,僅在「對生命構成迫在眉睫威脅」且別無他法時,方可作為最後手段使用致命武力。

根據美方公開資訊,遭攻擊的目標船隻上人員均無構成此類威脅的證據。他敦促華盛頓立即停止攻擊,並展開迅速、獨立且透明的調查,轉而採用攔截船隻、拘捕嫌疑人及司法起訴等執法手段。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辯稱,這些打擊行動旨在阻斷毒品流入美國,並擁有在國際水域轟炸船隻的法律授權。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表示,目標為已遭美國名列「恐怖組織」的販毒集團營運船隻,上周太平洋攻擊至少造成18人死亡。他宣稱,「西半球不再是毒品恐怖分子毒害美國人的安全天堂」。多數攻擊發生在南美洲外海加勒比地區,美國已部署部隊、飛機及海軍艦艇,上更下令全球最大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駛往該區。

此舉引發地區強烈反彈及合法性質疑。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均表達關切,質疑總統授權。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不認同這些攻擊,並召見美國大使,要求尊重所有國際條約。

美方行動加劇與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政府緊張:美國制裁哥倫比亞總統佩特洛(Gustavo Petro),指其未能遏止販毒;佩特洛回擊稱自己數十年來一直在打擊毒品走私。川普亦指控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領導販毒組織,馬杜洛予以否認。委內瑞拉總檢察長向《BBC》表示,美國意圖推翻馬杜洛政府並掠奪該國黃金、石油及銅等資源。美國等國不承認馬杜洛為合法領袖,因2024年大選被廣泛視為不自由不公平,反對派計票顯示其候選人大幅領先。

與此同時,美委緊張局勢外溢鄰國。法新社報導,加勒比海國家千里達及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上周五已將國防軍置於「一級警戒狀態」,召回所有軍人返回基地,並限制休假。該國與委內瑞拉隔帕里亞灣(Gulf of Paria)相望,海岸線最近處僅11公里。

美聯社先前報導,美國海軍導彈驅逐艦「格雷夫利號」(USS Gravely)上周日(26日)停靠該國首都西班牙港,至上周四(30日)離開,其間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2遠征隊與該國防軍進行聯合訓練。委內瑞拉政府上周日譴責千里達及多巴哥與美國中情局(CIA)合作進行「軍事挑釁」,旨在引發與委內瑞拉的「全面軍事對抗」。

專家及地區國家擔憂,美國單邊軍事行動恐破壞國際法秩序,並加劇加勒比及太平洋地緣緊張,毒品走私路線橫跨太平洋及加勒比海,凸顯問題複雜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