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專欄】台灣怎跟以色列比?

何溢誠/台灣青年聯合會董事長

賴清德總統27日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致詞表示,「綏靖政策」永遠不是遏制威權國家的解方,以實力帶來真和平的理念,才能克服各種變遷與挑戰,這也是台、美、以三方社會長期堅守的座右銘。他指出以色列堅定捍衛家園的決心與能力非常值得台灣借鏡,也始終認為台灣要效法「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精神,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

我們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賴清德即使再「魯莽」也要有自知之明,台灣不要說跟以色列比了,可能連烏克蘭都搆不上。以色列的猶太老闆掌握美國金融命脈與媒體資源,可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金主爸爸,才能獲得美國無條件、無限度的支持;烏克蘭戰略縱深廣袤,又有北約和歐盟的相挺,才能苟延殘喘撐到現在;而台灣卻是早已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付了81%的錢許久,迄今還拿不到戰機。

試問,大衛本就是「天選之子」,他擊敗菲利士巨人歌利亞的投石帶和5塊光滑石頭,「台獨金孫」手中可有?早在2019年獲批、金額高達80億美元的F-16V採購案,本應於2023年開始交機,此後每數月交付4-5架,直至2026年完成全部66架交付。可是,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連一架完整編隊的F-16V都未能獲得,本來空軍預估2025年將接收10架,但半年後,國防部坦言在明年底前完成全部交付的目標風險極高。這66架F-16V全變成「隱形戰機」不是看不見,就是遙遙無期。

所謂的「綏靖政策」是一種姑息、縱容侵略的政策,又稱妥協政策,對侵略不加抵制、退讓屈服,並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小事大以智,既然談到「綏靖政策」,台灣要避免淪為被犧牲的對象,別忘了這就是二戰前,英、美、法等國對德日所採取的政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