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越南雙邊經貿關係再邁新階段。白宮26日宣布,雙方已就「互惠、公平」等貿易協定框架達成共識,預計在未來數周內完成細節並簽署正式協定。外界對此解讀,此舉象徵美國深化在東南亞的經濟佈局,劍指大陸意味濃厚。
白宮聲明指出,這項協定旨在加強雙邊經濟合作,美方將維持對多數原產於越南的銷美商品課徵20%關稅,但部分產品將取消關稅,享受零關稅互惠稅率。越南則承諾為美國出口的幾乎所有工業與農業產品提供「優惠准入」,並簡化醫療器材及藥品進口審查程序。
此外,越南同意開放符合美國安全與排放標準的汽、機車進入市場,並與美方合作解決非關稅壁壘問題。據路透,雙方也將在知識產權、供應鏈安全及出口管制等領域建立協調機制,推動雙邊貿易透明化與規範一致性。
越南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九月美越雙邊貿易額達12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越南對美貿易順差約991億美元。美方官員認為,越南近年已成為美國企業重要的製造與轉運基地,此次協定有助強化供應鏈安全,減少對大陸生產體系的依賴。
外媒指出,這次協定談判延續了美方七月宣布課徵關稅的政策基礎,當時對越南商品維持20%稅率、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品課40%。新框架在此基礎上增加零關稅項目與市場開放條件,被視為談判取得重大突破。
外界分析,美越合作的深化,不僅出於經貿利益,更具地緣政治考量。美國在印太地區推動供應鏈重組,意在形成與大陸平行的生產網絡;越南則藉此平衡中美之間的經濟壓力,吸引更多外資與技術投資。
有觀察人士指出,華府近年頻頻拉攏東南亞夥伴,除越南外,也與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推動關稅談判。這些舉措被視為華府「去風險」戰略的一環,即在維持區域穩定的同時,降低對大陸的結構性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