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專欄】川普的反毒門羅主義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幾近兩百年前,中國深受鴉片之苦,林則徐說:「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於是在廣東銷毀鴉片約2.3萬箱,但引來英國軍事報復,而有鴉片戰爭。以貿易開放之名,進行毒品販賣。今日美洲也正在發生一場鴉片戰爭,不過這次是毒品氾濫的美國到生產和走私毒品的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以懲治毒梟為名,威脅鄰國主權。盎格魯薩克遜人的邏輯確實異於常人。

美國總統川普19日發文指控哥倫比亞總統佩特洛(Gustavo Petro)是「非法藥頭」(Illegal drug leader),揚言將對該國毒品生產基地進行打擊,並宣佈自即日起停止對哥倫比亞的所有援助、加大哥國出口商品關稅。

不久之前,美軍在加勒比海域針對往返委內瑞拉的船隻進行空襲,指控這些船隻走私毒品,至少造成十餘人的死亡。川普政府還授權美國中情局(CIA)在委內瑞拉境內展開秘密行動,理由是為打擊「毒品走私」與破壞「毒梟恐怖組織」。

更早還以管控芬太尼走私不力為由,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寄出懲罰關稅。整個看來,除了反毒,更多的帶有強烈的門羅主義色彩。參照美國日前公佈的國防戰略報告所宣示的,美國將國防重心放在國土安全與西半球,就不難理解美國在這個地區的行動與野心。

美國社會毒品氾濫其實有其根深蒂固的社會經濟結構性因素,不可能在國外掃毒就可根本解決。美國近二、三十年來面臨經濟衰退、失業率高漲、貧困和收入不平等等社會經濟狀況使得部分群體在絕望之餘轉向毒品慰藉。特別是在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和一些城市社區,藥物成癮更為嚴重。

醫療體系的政策缺陷也是釀成藥物成癮的元兇之一。早期對鴉片類處方藥的過度使用和寬鬆的處方管控導致大量患者輕易接觸這些藥物,醫療機構對此類藥物的依賴和濫用束手無策。

川普政府不思內部改革,卻對所謂「毒梟組織」採取軍事行動,號稱出於「自衛權」與「反恐」,但這樣的行動嚴重挑戰了國際法理。

美國並未與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國處於戰爭狀態,也沒有取得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自衛行為必須是回應「武裝攻擊」,而毒品走私並不構成武裝攻擊。

委內瑞拉政府指責美方「侵犯主權」,並在聯合國投訴,稱美軍空襲造成平民傷亡,違反國際人道法。不少拉美國家政府發聲譴責,稱美國正在「重啟軍事干預主義」。

美國真的有心禁毒,大可從國內政治經濟、醫療政策乃至法律、邊境管理改革入手。就跟兩百年前的大英帝國如出一轍,赤裸裸的勢力範圍爭奪與搶佔才是背後的根本原因。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