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昨(18日)於上海淞滬紀念館隆重召開,此次研討會主題定為「孫中山宋慶齡與中華民族精神」;而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吳伯雄以視訊方式致詞;吳伯雄指出,當前的困難「再困難也不會比孫中山先生革命時期艱困」。
吳伯雄強調,孫中山與宋慶齡留下的精神遺產,具有開創性、前瞻性和可實踐性,在當代具有如「燈塔」般的指引效應。
吳伯雄在致詞中提到,大陸已完成脫貧戰役,兩岸人民的生活水準處於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相對富裕的時刻。他呼籲兩岸必須珍惜和平發展的來之不易,並「銘記歷史,揚棄戰爭,追求和平,振興中華」,這完全符合中山先生「和平、奮鬥、救中國」的遺願。
吳伯雄指出,孫中山追求中華民族復興,不僅主張實現中國自身的自由平等,更懷有「濟弱扶傾」的胸襟抱負,以求世界各民族的平等。
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李斌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台海形勢,兩個基金會克服困難,精誠合作,讓「大陸一屆、台灣一屆」的辦會機制日益成熟,成為兩岸學術與人文領域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台。
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李斌接待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右二)等人觀賞照片展。圖/主辦單位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因今年適逢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緊接著一個禮拜後就是台灣光復八十周年紀念。研討會開幕前特別安排與會人士參觀上海淞滬紀念館的抗戰史蹟展,以緬懷歷史,傳遞民族精神。
此外,此次研討會吸引了兩岸五十餘所高校、科研機構的近200位專家學者,以及近千名學生和社會人士參與交流,延續了自2012年首次舉辦以來的深厚學術對話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