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復談火藥味重 歐盟因台灣問題與陸方代表互嗆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16日在比利時與歐洲議會舉行自2018年以來首場交流會議。圖/取自European Parliament Diplomacy X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16日在比利時與歐洲議會舉行自2018年以來首場交流會議。圖/取自European Parliament Diplomacy X

今年5月,大陸與歐洲議會宣布解除對彼此的交往限制,隨後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團16日在比利時與歐洲議會舉行自2018年以來首場交流會議。不過,據港媒《南華早報》報導,雙方會中因台灣議題與俄烏問題爆發激烈爭吵,內容涉及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北約存續等敏感議題。

這次會談得以重啟,是因雙方早前關係回暖,陸方先解除對現任歐洲議員的制裁,7月又確定不再對前任議員施加限制。陸方代表團本次會談由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傅自應率領;歐方則由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安格魯(Engin Eroglu)率8個黨團代表共約50人出席這場七年來首次的雙邊對話。

在台灣議題上,雙方因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共取得中國代表權的決議起衝突。歐盟議會議員蕾斯曼(Miriam Lexmann)主張,自1949年成立以來,台灣從未真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此言一出,一位陸方代表當場斥其「不懂歷史」。據悉,會中,甚至有歐洲代表被要求不得與台灣有任何接觸。

此外,歐洲議員對陸方在會上「重述」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起因的論述感到震驚。陸方主張,自蘇聯解體後,北約失去存在正當性;但部分歐洲議員則提醒陸方不應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警告中歐關係將依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而定。

蕾斯曼在會後稱:「在歐盟與美國的角色議題上,他們(中國)的敘述機乎與俄羅斯版本重疊,談及北約東擴等問題,這讓人不得不警惕」。

歐洲議會在會談結束後則發布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符合歐盟與全球利益,並表明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現狀。歐方強調,會在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下,與台灣保持密切合作。

聲明另指出,雙方此次交流是在中歐關係處於複雜且多變背景之下進行,雙方就政治、區域與全球議題、貿易投資及未來中歐關係坦誠交換意見。歐方強調,大陸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與支持俄羅斯的政治與物資行動,將深刻影響雙邊信任與合作基礎。歐方敦促中方在促進全面、公正、持久和平方面扮演建設性角色。

近年來,歐洲議會對新疆、香港議題表態,並對陸方發出制裁,陸方也因此對部分歐洲議員或團體採取反制措施。這些反制政策致使雙邊立法機構間的正式訪問和對話幾乎中斷。對於此次解除交往限制,大陸外交部曾表示,此舉是雙方協商後決定,旨在為中歐關係注入新動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