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宣布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並擬大幅提高國防預算的決策,美國國務院於昨(12日)隨即表態「強烈支持」,強調美方將依《台灣關係法》承諾,確保台灣具備足以應對威脅的自衛能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首要任務。
賴清德總統在10日的國慶演說中指出,政府將透過新增國防預算推動「台灣之盾」計畫,預計將在2026年把國防支出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以上,並於2030年前達到5%。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回應,美方支持台灣持續改革與增加軍費以強化防衛與嚇阻能力,「我們歡迎賴總統宣布台灣計畫在2030年達到5%的目標」;美國務院同時重申,將依循《台灣關係法》承諾,確保台灣擁有與其所面臨威脅「相稱」的自我防衛能力。
據悉,「台灣之盾」的具體內容是將持續採購新式防空系統,整合現有飛彈與雷達偵測裝備,打造多層次、嚴密的空防網。
事實上,美國政界對於台灣應增加國防投入早有呼籲,美國國防部新任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上任前曾直言台灣現有軍費「遠遠不足」。美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盧約翰(John Noh)本月初也表達相似立場,指出台灣須在訓練、動員、軍民整合等多方面進行重大改革。
此外,現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過去亦曾公開呼籲台灣將軍費提升至GDP的10%,以更積極姿態自我防衛。不過,多數專家認為10%的目標不具可行性。
防禦不只軍事 駐美代表俞大㵢:更要涵蓋全社會韌性
駐美代表俞大㵢近日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訪問時表示,台灣的防禦並非僅限於軍事層面,也涵蓋社群輿論防護、媒體滲透防範、海上巡防及海底電纜保護等面向,「面對多元威脅,台灣除了強化軍備,也要培養全社會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