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賴政府終戰說 國台辦刊物稱「台灣人是抗戰重要力量」

8月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湖南抗戰活動,最後一站是芷江日本受降紀念館。圖/取自央視
8月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湖南抗戰活動,最後一站是芷江日本受降紀念館。圖/取自央視

由於賴政府不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並用「終戰」來取代「光復」的論述,大陸涉台媒體近來開始刻意突出台灣在抗戰中的作用;國台辦主管的《兩岸關係》雜誌10月1日刊出題為「銘記中華民族抗戰精神  凝聚兩岸統一共識」的文章,並強調,「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抗戰的重要力量。」

8月份,由國台辦組織的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湖南抗戰活動,最後一站是芷江日本受降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在聯訪時主動提到,台灣抗日烈士羅福星、余清芳的功績,又建議將台灣的抗日歷史及知名抗日烈士,寫入大陸歷史教科書中。

8月份,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接受兩岸記者聯訪。圖/取自中評社

8月份,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接受兩岸記者聯訪。圖/取自中評社

9月4日下午,新黨主席吳成典在北京會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時也當面建議,今年是抗戰勝利、台灣回歸中國懷抱的80週年,中國大陸應該將10月25日訂為台灣光復節。

吳成典指出,80年前台灣回歸,是全體中國人的大事,雖然後來兩岸不幸因為內戰分裂,但這不影響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中國領土的事實;如今,台灣這邊已恢復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的放假,大陸方面也應該將這一天訂為國定假日並宣布放假,讓全民共同緬懷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

雖然,將台灣抗日烈士寫入大陸歷史教科書,以及將台灣光復節列為大陸國定假日,目前還在輿論建言階段,但大陸官方論述台灣光復歷史時,已經開始刻意突出台灣和台灣人在抗戰歷史的地位,藉以反制民進黨政府抹滅光復史觀的企圖。

上述文章提到,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抗戰的重要力量;抗日戰爭是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戰爭,台灣同胞雖身處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卻始終保持鮮明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無論是霧社起義等反抗鬥爭,還是奔赴大陸參軍參戰,抑或海外僑胞籌款支持,台灣人民都以赤誠之心詮釋了「國家生存、民族復興」的歷史擔當;台灣同胞與全體中華兒女一道,形成抵禦外侮的強大力量。

文章強調,中共高度重視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將其視為中華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謝雪紅、翁澤生等台灣青年在中共思想感召下投身革命;李友邦等人在中共的幫助下建立抗日聯合戰線;中共報紙刊物對台灣被殖民情況與抗日情況的分析、報導,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導,對收復祖國失土的呼籲,對台胞抗日形成巨大聲援。

文章提到,中共中央在1935年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中,毛澤東在1938年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都把台灣人民明確納入全民族抗戰統一戰線之中,充分體現了對台灣抗日鬥爭的關切與支持。

為了反制賴政府鼓動「台灣地位未定論」,文章又提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歷史文件,確立了台灣戰後歸屬於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文章強調,台灣是中國固有領土,其回歸既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正義的實現,也是對國際法和戰後秩序的尊重與維護;堅持這一歷史真相,是鞏固國家主權、實現民族復興、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重要前提。

文章還不點名警告美國不要鼓動「台灣未定論」稱,今天,少數外部勢力企圖打台灣牌,妄圖干涉中國內政,實質上是否定二戰成果,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根本基礎。

文章也強調中共武力反獨的決心,文章稱,習近平九共講話強調「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的嚴正警告,也是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保障;今天,大陸要在復興進程中以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為實現祖國統一創造堅實條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