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23日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傳出死傷。桃園市長張善政於28日低調搭火車現身災區,慰問來自桃園的救災團隊。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當天傍晚在臉書發文,並附上照片,顯示張善政身穿運動褲、揹著背包,親自拍攝災區情況;對此,粉專「文翔政論」讚揚張善政的勘災方式「零負評」。
媒體人文翔在其臉書專頁「文翔政論」上發文指出,在台灣,政治人物的勘災表現往往動輒得咎。勘災的最大禁忌是推卸責任或官員間互相攻擊,而最容易犯的錯誤則是「沒有同理心」,有時即便只是想緩和氣氛的玩笑話,也可能被視為失言。
文章接著提到,政治人物若不去災區,會被罵「都沒看到人」;若去了,又會被放大檢視一言一行,甚至被質疑是作秀。他舉例,連雨鞋上沒有泥巴,都會被批評勘災不夠用心。
文中點出,近年來他所見過勘災「零負評」的政治人物就是張善政,張善政在馬英九與蔡英文政府的過渡時期擔任行政院長,親自南下勘查台南震災與寒害,當時的務實表現甚至讓民進黨立委動了延攬他續任院長的念頭。
而以此次花蓮之行為例,張善政利用自己的假期,低調前往,沒有穿上印有名字的背心,只穿著運動褲與雨鞋,披著一條毛巾就出發;文中強調,張善政並非空手前往,桃園市府團隊早已派人支援,張善政此行是為了親自評估,以便後續增派必要的專業支援。這顯示出,只要秉持著「來,是想來幫忙解決問題的」這個初衷,就能在勘災政治學上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