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22日),義大利全國75個市鎮、多達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發起歐洲規模最大的反以色列攻擊加薩(Gaza)示威,導致學校停課、火車延誤、港口及道路封鎖。
抗議浪潮正值聯合國大會期間,多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義大利政府卻保持距離,引發國內外爭議。
🇮🇹🇵🇸 In Italy, protests in support of Palestine have erupted into mass unrest.
— Маrina Wolf (@volkova_ma57183) September 22, 2025
The protests were initiated by the Unione Sindacale di Base trade union. pic.twitter.com/d4ctQ8jnGP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抗議由基層工會發起,呼籲24小時總罷工,以聲援加薩人民,並批評義大利及歐盟政府對當地人道危機的「不作為」。從米蘭到巴勒莫,至少75個市鎮湧現示威者。在熱那亞及里沃諾,碼頭工人封鎖港口,不滿義大利被用作向以色列轉移武器的中轉站。
在羅馬,逾2萬人聚集火車站外,高舉巴勒斯坦旗幟,高喊「解放巴勒斯坦」。17歲高中生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告訴法新社(AFP),他參與是為了支持「正被滅絕的民眾」。鄰近廣場上,一名政治系學生亞歷山德拉(Alessandra)引用聯合國委員會近期報告,稱以色列在加薩犯下種族滅絕罪行,她強調:「這不是反猶太或反猶主義,我們厭倦媒體和政客玩弄這種誤解;我們只是反對一個犯下種族滅絕的政府,而國際社會視而不見」。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and strikers in Italy march during a nationwide strike called ‘Let’s Block Everything’ in solidarity with Palestinians in besieged Gaza and call for a halt to arms shipments to Israel.
— Al Jazeera English (@AJEnglish) September 22, 2025
🔴 LIVE updates: https://t.co/hItOR2cqlq pic.twitter.com/VifiB18U28
抗議口號為「讓我們封鎖一切」(Let’s Block Everything),示威者要求政府中止與以色列的商業及軍事合作,並支持「全球堅韌船隊」(Global Sumud Flotilla)行動,這是逾50艘小船試圖突破以色列海上封鎖,向加薩運送人道援助的國際倡議。
組織者表示,米蘭有5萬人參與,波隆那警方估計逾1萬人。衝突於米蘭升級,數十名黑衣示威者手持棍棒試圖砸毀中央火車站入口,向警方投擲煙霧彈、瓶子及石塊,警方回以胡椒噴霧。波隆那警方則用水砲驅散封鎖主幹道的群眾。
Mass Protests in italy 🚨
— Mayank (@mayankcdp) September 22, 2025
✅ Rome
✅ Milan
✅ Bologna
10+ Cities are Burning in italy after PM Giorgia Meloni refused to recognize Palestine State🇵🇸
Far-left radicals have turned Italy into a war zone, Ports blocked, riots in streets, chaos Everywhere.
Video 📷#Gaza #Israel pic.twitter.com/NGw8mPpfa4
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nsa)指出,米蘭逮捕逾10人,約60名警察受輕重傷。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個人社群平台譴責衝突,稱「暴力和破壞與團結毫無關係,不會改變絲毫加薩人民的生活,卻為義大利公民帶來具體的後果,他們最終將遭受苦難並為這些暴徒造成的損失付出代價」。
Indegne le immagini che arrivano da Milano: sedicenti “pro-pal”, sedicenti “antifa”, sedicenti “pacifisti” che devastano la stazione e generano scontri con le Forze dell’Ordine.
— Giorgia Meloni (@GiorgiaMeloni) September 22, 2025
Violenze e distruzioni che nulla hanno a che vedere con la solidarietà e che non cambieranno di una… pic.twitter.com/dpurnN5CBM
52歲的卡西諾(Federica Casino)在羅馬抗議表示,她因加薩兒童喪生及醫院被毀的新聞而參與,「義大利今天必須停擺;我們只會說空話,卻不行動」。梅洛尼政府雖多次表達對以色列攻勢的憂慮,但其極右翼立場及與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密切關係,使其對加薩戰爭採取謹慎態度。交通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則淡化抗議影響,稱其為「極左工會的政治動員」,並讚揚上班族。
以色列軍方近日加劇加薩行動,過去23個月已造成逾6.5萬人死亡,數千人疑似埋於瓦礫中。前以色列軍官近日證實,逾20萬巴勒斯坦人傷亡。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領導的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及250名人質。
此次抗議正值聯合國大會期間,周日(21日),英國、澳洲、葡萄牙及加拿大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周一(22日),法國、比利時、盧森堡、馬爾他、摩納哥、安道爾及聖馬利諾等國相繼跟進,總計逾156國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佔聯合國193會員國80%。這些國家強調,此舉是實現兩國方案的必要步驟,並重申支持以色列安全。
分析指出,此波各國對巴勒斯坦的表態,反映歐洲對以色列加薩行動的日益不滿,被視為打破僵局的「道德與外交訊號」,但美國及以色列強烈反對,稱此為「對哈瑪斯的獎勵」。 義大利及德國等國尚未加入,梅洛尼7月底接受《共和報》(La Repubblica)訪問時表示,承認「不存在的國家」可能適得其反。 專家警告,此舉雖象徵性強,但無以色列同意及聯合國會員資格,實質影響有限,反而可能加劇美以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