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回流藥」爆雷!3萬家機構涉案 醫保局祭重拳明年全面追溯

大陸國家醫保局嚴打回收藥品倒賣,示意圖。圖/取自百度
大陸國家醫保局嚴打回收藥品倒賣,示意圖。圖/取自百度

大陸國家醫保局近日公布偵破多個「回流藥」案件,強調此類藥品嚴重威脅民眾用藥安全、侵蝕醫保基金,並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須全面上傳藥品追溯碼,藉以防堵非法藥物流入市場。

「回流藥」是指透過非正規管道,重新流入市場的藥品,常見來源包括不肖業者以多張「醫保卡」重複領藥,再低價轉賣。大陸公安機關2022年即在福建、湖南查獲兩個涉案金額逾億元的集團,扣得逾500種、3.8萬盒藥品。

為監管回收藥品流向,大陸推動「追溯碼」制度。每盒藥品都有唯一的電子條碼,一旦同一碼被多次掃描,就可能是回流藥或假藥。新華社指出,此制度能幫助查出藥品串換或非法轉賣。

根據專案行動初步核查,疑點涉及3萬餘家機構。湖南寧鄉一家藥店就被查出28個藥品追溯碼,竟在天津、江蘇等地出現。該店無法提供進貨憑證,實為透過網路藥販收購來源不明藥品。北京另一起案件中,警方在王姓夫妻承租的倉庫中,查獲57種、近3000盒藥,多為糖尿病、高血壓常用藥,涉案金額11萬餘元。

除了藥房不法經營,部分集團還利用物流、網路支付及社群軟體收購藥品。湖北襄陽一藥房甚至透過微信群聯繫藥商購藥。深圳一名李姓藥販則以「醫保套現」為誘餌,徵求民眾提供醫保帳號,再冒名就醫開藥轉售牟利,宛如「人頭帳戶」詐騙。法院最後判其徒刑2年4月,涉案藥店老闆也遭判刑。

專家指出,收購回流藥的藥店與診所可能被吊銷執照並禁業,協助「套藥」的醫務人員則可能失去執業資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趙精武強調,回流藥的隱患不僅危害個人健康,也侵蝕公共醫保資金。

更令人關注的是,不法行為已逐漸呈現職業化、產業化。一些藥企透過偽造票據將非法藥品「洗白」。例如,A公司提供藥品清單,由B公司開立虛假憑證,使藥品看似合法再流入零售市場。僅B公司偽造票據一案,涉案金額即逾3000萬元,藥品涉及全國2597家藥店。

為遏止亂象,醫保局要求所有醫療機構自2026年起全面採集、上傳藥品追溯碼,確保每一盒藥品都有清楚來源。專家同時提醒,回流藥跨區域流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易出現「多頭馬車」;唯有統一數據標準、打通國家與地方平台,才能發揮制度效能。

大陸國家醫保局(圖)嚴打回收藥品倒賣,將於明年元旦起全面實施藥品追溯碼。圖/取自百度

大陸國家醫保局(圖)嚴打回收藥品倒賣,將於明年元旦起全面實施藥品追溯碼。圖/取自百度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