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童題材影片奪「以色列奧斯卡」大獎 文化部長揚言撤回國家資助

一部描寫巴勒斯坦男孩夢想看見大海的電影,在以色列拿下大獎。圖為汗尤尼斯一處臨時營地的巴勒斯坦兒童。圖/取自新華社
一部描寫巴勒斯坦男孩夢想看見大海的電影,在以色列拿下大獎。圖為汗尤尼斯一處臨時營地的巴勒斯坦兒童。圖/取自新華社

一部描寫巴勒斯坦男孩夢想看見大海的電影,在16日晚間於台拉維夫(Tel Aviv)舉行的「以色列電影學院獎」(Ophir Awards)頒獎典禮上橫掃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項,卻引發政治風暴。以色列文化部長隔日痛批典禮「可恥」,指控得獎作品「呈現巴勒斯坦視角,將以軍與以色列描繪成負面形象」,並揚言撤回對國家影藝學院及其年度頒獎典禮的資助。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衛報》報導,今年的「以色列電影學院獎」(Ophir Awards)將2025年度最佳影片頒給《大海》(The Sea),這個獎項有「以色列的奧斯卡」之稱。這部影片由波拉克(Shai Carmeli Pollak)執導、編劇,阿格巴里亞(Baher Agbariya)製作,講述一名來自被佔領西岸拉姆安拉(Ramallah)的男孩為了一睹海洋而踏上前往台拉維夫的旅程。根據規則,《大海》將自動代表以色列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大海》同時獲得其他四個獎項,包括13歲的加扎維(Muhammad Ghazawi)奪得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飾演男孩父親的納圖爾(Khalifa Natour)則獲最佳男配角。這些獎項由以色列影視學院會員投票選出。

典禮上,多名導演與入圍者呼籲結束加薩戰爭,並批評以色列政府。阿格巴里亞說:「這部電影關於每個孩子都應有的和平生活權利,這是我們不會放棄的基本權利。我們都生而平等。和平與平等不是幻覺,而是此時此地的可能選擇。」

《綜藝》(Variety)報導,典禮現場也可見不少反戰聲音,許多與會者身穿印有「孩子就是孩子」、「停止戰爭」等字樣的T恤。阿格巴里亞同時感謝以色列電影基金對該片的支持。導演波拉克則拒絕受訪。

本周的艾美獎頒獎典禮同樣出現加薩戰爭的影子,包括愛賓德(Hannah Einbinder)和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在內的演員一致呼籲停火。超過一千名演員和導演承諾拒絕與以色列影視機構合作。

英國編劇法爾(David Farr)在聲明中表示,自己身為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對以色列國家長年在巴勒斯坦人土地上推行「種族隔離制度」,如今又在加薩持續進行「種族滅絕與種族清洗」,感到既憤怒又悲痛。

頒獎典禮翌日,以色列文化部宣布,將自明年起撤回對「這場可恥典禮」的國家資金支持,並稱得獎影片「呈現巴勒斯坦視角,將以軍與以色列描繪成負面形象」。

文化部長佐哈爾(Miki Zohar)批評該典禮與得獎結果是「對以色列公民的羞辱」,並說:「這部得獎電影用誹謗、虛假的方式描繪我們的士兵。他們正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我們,而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已經不感到訝異了。」

佐哈爾在社群平台X上發表聲明稱:「從2026年度預算起,這場可悲的典禮將不再獲得納稅人的資金。在我任內,以色列公民不會再被迫掏錢供養一場向我們英勇士兵吐口水的典禮。」

佐哈爾17日稍晚宣布,將成立「以色列國家奧斯卡」,這是新的政府贊助頒獎禮,用以表彰「體現國家價值與精神」的以色列創作者與影片。他還抨擊奧菲爾獎推廣「外來、脫節的反以色列與反軍方敘事」。

然而佐哈爾能否落實其威脅仍不明朗。《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以色列公民權協會正調查文化部是否有管轄權撤回獎項資金。

對此,以色列影視學院沒有直接回應撤資威脅,但強調評選過程由會員、創作者與文化人士共同進行,秉持「追求電影卓越、藝術自由與表達自由」的承諾。

對於佐哈爾的言論,以色列影視學院主席阿米爾(Assaf Amir)回應說:「面對政府對以色列電影與文化的攻擊,以及國際影壇部分人士要求杯葛我們的呼聲,選擇《大海》正是一個有力而響亮的回應。」

他補充說,自己為「一部由猶太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合作完成的阿拉伯語電影代表以色列角逐奧斯卡」感到自豪。他說:「以色列電影再次證明,它與複雜而痛苦的現實息息相關並作出回應。這是一部敏感且富有同理心的電影,關於人性整體,尤其是關於電影中的主人翁,一名唯一願望是看見大海的巴勒斯坦孩子。」

法律專家則質疑撤資合法性。以色列公民權協會法律顧問費勒(Oded Feller)指出,佐哈爾的行動只是「空洞威脅」,他無權凍結經費。「文化部預算不是他母親的財產,他也無權干涉文化內容或評審專業判斷。」

這並非佐哈爾首次與影視界交鋒。去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合拍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No Other Land)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影片記錄了西岸南部馬薩費爾亞塔(Masafer Yatta)在以軍驅逐與強制拆遷下的處境。

導演阿德拉(Basel Adra)與亞伯拉罕(Yuval Abraham)在領獎時強調以色列在加薩與西岸進行軍事行動的影響。阿德拉說,影片「反映我們數十年來承受的嚴酷現實,至今仍在持續,我們呼籲世界採取具體行動終止這種不公」。亞伯拉罕則呼籲結束「加薩的可怕毀滅」,並要求釋放以色列人質。他補充說:「我們這部電影由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共同創作,因為我們的聲音在一起更強大。」

以色列政府當時反應激烈,佐哈爾將這場勝利形容為「影壇的遺憾時刻」,並指該片是「破壞以色列的行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