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17至1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論壇以「共護國際秩序,共促和平發展」為主題,吸引全球軍事專家、學者與青年官兵參與,聚焦國際安全、軍事合作與兩岸議題。大陸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就台灣問題發表重要看法強調,大陸和平統一策略仍以社會經濟手段為主,但核心利益絕不會退讓。
鄭永年:和平統一仍是主軸 武力選項非首選
鄭永年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指出,台灣如果追求獨立,「中國沒有退讓的空間,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他同時強調,和平統一會以社會經濟方法為主。他分析,大陸的軍事力量不僅是保障國家安全的「肌肉」,也是維護和平統一的重要支撐。
鄭永年說,「一個強大的國家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今天的世界非常不穩定,如果沒有強大的肌肉,就會被欺負;有了肌肉,不代表要侵略他人。」
鄭永年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多年,因曾在2020年出席習近平主持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被視為習近平政策智囊之一,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政策及國際事務有一定影響力。
中國軍事實力增強 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可能性將提高
鄭永年說,中國與西方國家做法不同,中國只在聯合國框架下派遣維和部隊,從未單獨向其他國家派兵。他指出,隨著中國軍事實力增強,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這與西方觀點相反」。鄭永年同時警告,台灣如果完全投入軍事擴張,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大陸與台灣在經濟規模與實力上存在明顯差距。
論壇期間,軍事科學院中將何雷就兩岸問題及國際局勢發表評論指出,意圖遏制中國崛起。「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用台灣來遏制中國,但這一目的不會得逞」。何雷強調,中國發展目標明確:一是讓中國人民生活更好,二是為世界及地區和平作出貢獻,「我們不屑取代誰,更不會戰勝誰,只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
此外,何雷談到台灣問題說,1943年的《開羅宣言》及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已明確規定台灣歸屬中國。如果有人質疑台灣地位,就是對國際秩序與二戰成果的否定與挑戰,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香山論壇:多元議程彰顯中國和平理念
第12屆香山論壇設計了4場全體會議、8場平行分組會議,及高端對話、中外名家對話、中外青年軍官與學者研討會。論壇也安排特色介紹會,包括「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回顧與展望」及「中國海軍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任務情況」。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童真指出,今年論壇主題與時間點選擇具特別意義,正值中國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論壇意在宣導國際社會共同守護戰後國際秩序成果,推動和平發展與全球安全倡議。
統一以社會經濟為主 台把經費放軍事沒意義
鄭永年指出,中國在九三閱兵後,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清楚堅定。對外界對閱兵的不同反應,中方保持理性態度,「對於正面評論,我們歡迎;對於西方議論,不必過度在意」。他說,中國既有軍事肌肉,也有社會經濟手段,和平統一依然是主要策略,而非率先訴諸武力。
鄭永年同時提醒國際社會,美國若以遏制中國為目的操作台灣議題,中方有充分能力與手段應對。他強調,中國不會主動挑起衝突,但必要時仍保留武力選項,以阻止台灣獨立行為。
他還提到,大陸與台灣不是兩個對稱的經濟體,台當局把所有收入放在軍事上,也解決不了問題。鄭永年說,「大陸軍事力量遏制『台獨』,但相信統一的方法肯定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