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63】石曹華卿 山東來的千金小姐

​​​​​​​石曹華卿(前排中)返鄉探親與山東親友合影。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石曹華卿(前排中)返鄉探親與山東親友合影。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生於山東的石曹華卿,家裡是濟南當地的望族,由於家境富裕,從小就不愁吃穿,不但有自己的宅院、更有專屬的ㄚ鬟和廚子伺候。 

然而,國共內戰爆發後,1948年,父親帶著她及哥哥到上海投靠大伯,逃難的過程中,不但有僕人隨行、身上還藏滿黃金,就連從上海搭船來台時,由於大伯政商人脈雄厚,搭的是私人商船,還與江蘇省長丁治磐同行,當時整艘船上只有兩戶人家,載了滿滿家當。 

來台後,原以為生活也能一帆風順,不料,大伯的錢財遭人騙光,家道頓時中落,就在這時,石曹華卿結識了同樣來自對岸的另一半──石湘茂,男方同樣是富家公子哥,幽默風趣的個性與女生一拍即合,兩人交往沒多久後便決定結婚,不料,婚後兩人卻因為沒錢,生活很快就從天堂墜入凡間。 

「我父母一直都覺得會回去大陸啊,所以這對大少爺跟大小姐,來到台灣就拚命花錢,吃一頓飯就是天文數字,沒想到結婚後沒幾天就開始去當鋪了。」石曹華卿的女兒石儀文笑說 。

兩人婚後育有一子兩女,為了養家,石湘茂做生意,卻老是賠錢、積欠了不少債務,而石曹華卿則四處擺攤幫忙賺外快,一家五口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地過,但兩人樂天好客的性格,卻讓生活充滿了樂趣。 

「我爸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家裡有黑膠唱片,他就會在那裡聽戲、聽音樂啊,我媽則是很會喝酒打牌,他們的朋友一大堆,常常今天就帶一堆朋友回來吃飯,也不管家裡有沒有菜,然後我們隔天早上起床,就會看到客廳橫七八豎躺了一堆人。」石曹華卿的大女兒石靜文回憶。

石曹華卿(右下)與家人合影。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石曹華卿(右下)與家人合影。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這樣苦中作樂的日子,直到蔣中正過世那天,夫妻倆才驚覺回不去大陸了,這讓他們更加思念對岸的親友,而石曹華卿更是在兩岸未開放前,就先跟山東的家人約在香港見面。 

「那時候山東到香港只能坐火車,光從濟南到北京就要8小時,再坐到廣州要36小時,好不容易,我媽才跟我外公見到了面!」石曹華卿二女兒石儀文說。

兩岸開放後,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石曹華卿幾乎年年都返鄉,而且每次回山東一定是大包小包,精心替每個人都準備禮物,儘管自己在台灣很窮,卻還是想辦法湊錢給大陸的兄弟姊妹開診所,讓濟南的親友十分感動。 

「當年姑媽拿了7000美金過來,折合人民幣是8萬左右,對我們來說是很龐大的數字,因為當時大陸每月平均工資也才100塊人民幣左右,尤其後來當我們知道姑媽自己在台灣生活也很辛苦,能拿出這麼多錢幫忙,真的很了不起」 !

講起姑媽,石曹卿的侄子曹鳳雷滿心佩服,他認為姑媽很有山東女人的典範,個性真誠大方、有凝聚力,把整個家族都凝聚在一塊。 

與山東親友的聯繫,直到石曹華卿過世了,兒孫輩彼此感情也好得不得了!對兒女而言,媽媽更是一輩子的偶像,教會了他們許多人生道理,也展現大時代女性的堅毅不凡。 

「我覺得我媽媽給我最大的,就是教會我們要知足常樂,我父母並沒有因為困頓就減落了對生活的樂趣跟享受,就是吃個青菜白蘿蔔,你也會覺得很美味」 !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