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當地時間10日通過2026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授權約9000億美元(合約27.3兆台幣)軍事支出。這項法案不僅涵蓋加薪、國防採購改革與AI研究,更在關鍵表決中否決了禁止對台灣、烏克蘭提供援助的修正案,展現兩黨在安全議題上的共識。但因納入具爭議的「文化戰爭」修正案,引發激烈黨派對立,使得年度國防預算之爭再成為美國政治角力縮影。
黨派路線鮮明 231票對196票險過關
美眾議院的NDAA版本,可看出美國兩黨的涇渭分明,表決結果為231票贊成、196 票反對,幾乎沿著黨派劃線。執政的共和黨方面,僅4人未投下贊成票,其餘幾乎全數支持。民主黨方面,17人贊成,多數因不滿法案夾帶社會爭議修正案而投下反對票。
其中最具爭議的條文,是禁止五角大廈健康保險涵蓋與性別相關的醫療治療。這使得原本應該專注於軍事與安全的法案,被批評淪為「文化戰爭」戰場。
「文化戰爭」爭議 撕裂國會氛圍
選自華盛州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史密斯(Adam Smith)直言,他之所以投下反對票,是因「共和黨人加入無數黨派色彩濃厚的修正案,只為在右翼文化戰爭中得分,而非真正聚焦軍人及其家庭的需求。」
"President Trump showing weakness ... literally rolling out the red carpet for Putin, has only made the war worse. ... Weakness invites aggression. ... You want to stop the war, back the 53 nation coalition that is supporting Ukraine and making it clear to Putin he's not going to… pic.twitter.com/Grx0m7DfU7
— House Armed Services Democrats (@HASCDemocrats) September 10, 2025
相較之下,阿拉巴馬州共和黨籍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則高度肯定法案通過,形容這是「一項現代化我軍、支持軍人並恢復美國嚇阻力的投票」。
House Republicans just passed the 2026 NDAA — delivering PEACE THROUGH STRENGTH.
— House Republicans (@HouseGOP) September 10, 2025
🇺🇸Fully funds border security
🇺🇸Ends woke DEI policies
🇺🇸Supports American manufacturers and workers
🇺🇸Gets America’s warriors what they need, when they need it
🇺🇸Pay raise for service members pic.twitter.com/AEOkyBdny6
這番爭辯突顯美國國會在安全與軍事議題上,雖然存在大方向的共識,但內部卻因社會文化議題而爆發激烈對立。
涉台修正案壓倒性遭否決 突顯兩黨安全共識
這次審議過程中,來自部分共和黨議員的修正案,試圖刪除「台灣安全合作倡議」(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資金,意在削弱美國對台軍援。不過該提案最終僅獲得9票支持、422 票反對,以懸殊差距遭到否決。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烏克蘭援助上。由於俄烏戰爭持續,部分議員提出限制對烏克蘭的經援,但最後仍以60票支持、372 票反對 遭到否決。
這顯示在台灣與烏克蘭問題上,儘管黨派內部存在雜音,但美國兩黨在維持對外軍援的整體戰略態度仍趨於一致。
美國《國防授權法》每年例行通過,內容往往被視為檢視美國對外政策與戰略重點的窗口。過去數年,涉台條款幾乎成為「固定項目」,如2018年NDAA強調美國應強化與台灣的軍事交流;2019年NDAA則明訂邀請台灣參與「紅旗演習」等軍演;2020年要求美國國防部提出「防禦台灣能力」的評估報告;2021 年起:陸續納入「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等專案,支持台灣自我防衛。
這些條款反映美國跨黨派對「協助台灣強化防禦能力」的基本共識。此次否決刪減台灣資金的修正案,延續了這項政策走向。
軍人加薪3.8% 大幅增加AI戰場運用投資
除涉台條款外,本年度 NDAA 亦包含還包含了幾項大宗,軍人加薪3.8%,以因應通膨壓力並提升招募吸引力;在採購制度改革方面,縮短審核時程,改善軍事裝備更新效率;AI研究方面,大幅增加對 AI 在戰場應用的投資,突顯美國與中俄等國科技競爭的戰略焦慮。
值得注意的是,參議院正審議的版本授權支出高達9320億美元(約28.3兆元台幣),比眾院版本多出320億美元。按程序,兩院版本通過後將由眾、參兩院軍事委員會進行協商,擬定折衷版本,再交由兩院表決通過,最後送交白宮,由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決定簽署或否決。
這意味未來數週,美國國會將面臨另一場圍繞支出規模與政策取向的談判。
插曲:愛潑斯坦檔案引發爭議
此次表決中,紐約州選出的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試圖將一項修正案納入NDAA,要求國會強制表決釋出性犯罪者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相關檔案。但共和黨人以些微差距否決。
由於川普曾與愛潑斯坦有交情,相關議題對共和黨而言極其敏感,成為此次國防法案審議中的政治插曲。
BREAKING NEWS: I just filed an amendment on the Senate Floor to REQUIRE the Attorney General to release the Epstein files.
— Chuck Schumer (@SenSchumer) September 10, 2025
Republicans will HAVE TO vote on it. We’re going to keep fighting until these files are released. pic.twitter.com/bHFGNnuk3T
整體而言,這次NDAA再次確認美國對台軍事支持「不容鬆動」,即使黨派爭鬥激烈的背景下,否決刪減台灣援助比數幾乎一面倒。對台灣而言,這至少意味三點:首先,跨黨派共識仍然相當穩固,台灣議題在美國國會仍具高度戰略共識;其次,軍援的制度化,NDAA將台灣納入長期安全合作架構,逐步使軍援「常態化」;最後,美中對抗格局的深化,美國持續加強台灣防衛,勢必使兩岸與中美關係更趨緊張。
日昨,大陸國防部長董軍才與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通話,據《新華社》發稿,中方強調的是台海問題,指「統一是必然趨勢」,警告美國「以武助獨」、「以台制華」圖謀都將被挫敗;美方透露出的赫格塞斯談話重點則是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不尋求政權更迭或扼殺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也明白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重要利益,這是優先戰場,並將堅決保護這些利益。顯示中美在面對台海仍有解不開的結,也都強調各有各的利益。
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將登場,這是繼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後,北京與有關各方討論軍事合作及國際軍情的重要場域,但從今天吹風會看來,美國軍方是否與會仍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