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九三閲兵現身4型全新「鷹擊」飛彈 用法大不同

鷹擊-20屬於助推滑翔類的雙錐體構型高超音速武器。圖/取自央視
鷹擊-20屬於助推滑翔類的雙錐體構型高超音速武器。圖/取自央視

大陸「九三閱兵」期間,軍迷就注意到多達4種全新的「鷹擊」反艦飛彈同時亮相,為何中國大陸需要這麼多種不同的新型反艦飛彈,「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甚至質疑:如果算上解放軍現役的多種反艦飛彈,同時列裝這麼多型號的反艦導彈,不怕後勤混亂嗎?央視在後續的解說中,逐步透露這4種全新鷹擊反艦飛彈的秘密,原來在使用上存在巨大的差別。

鷹擊-15從外形特徵上看,採用軸對稱四進氣道布局,與此前公開亮相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非常相似,後者的最新改良型號射程(可能是高拋彈道)在400-500公里左右,平均飛行速度在2馬赫左右,末端衝刺速度可達4馬赫。

鷹擊-15與鷹擊-12的主要區別在彈翼形狀上。鷹擊-15相比鷹擊-12,最大的改良之處在於彈翼形狀有了明顯改動,從早先的三角翼變為如今細長的梯形翼。這類反艦飛彈飛行中的升力主要取決於彈翼面積,三角翼在超音速飛行時會面臨巨大的激波阻力,鷹擊-15改為細長梯形翼後,可以確保在彈翼面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大幅降低飛行阻力,同時細長梯形翼也適合強調高機動性的飛彈。鷹擊-15或許具備末端衝刺時的高機動能力,以躲避對手的攔截。

鷹擊-15從外形特徵上看,採用軸對稱四進氣道布局。圖/取自央視

鷹擊-15從外形特徵上看,採用軸對稱四進氣道布局。圖/取自央視

鷹擊-15可以看成現役鷹擊-12反艦導彈的深度改良型號,適合那些沒有垂直發射裝置的平台,空中的戰鬥機、轟炸機,還是岸基反艦導彈發射車,或者某些沒有垂直發射裝置的主力水面艦艇。

至於其他三款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央視在5日的新聞中透露,與東風-17非常相似的鷹擊-17主要裝備在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具備射程遠、突防能力強、毀傷能力大的特點。

作為助推滑翔類乘波體構型的高超音速導彈,鷹擊-17的速度快、飛行軌跡多變,再加上巨大的動能,當然具備毀傷能力強的特點。「裝備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的特點,意味著該飛機很可能採用的是垂直發射模式,目前中國大陸海軍大中型水面艦艇已經基本實現垂發系統的普及化,鷹擊-17很可能會接替現役052D型驅逐艦裝備的鷹擊-18等主力反艦飛彈。

鷹擊-17主要裝備在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具備射程遠、突防能力強特點。圖/取自央視

鷹擊-17主要裝備在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具備射程遠、突防能力強特點。圖/取自央視

鷹擊-19彈頭也採用乘波體構型,但可以看到下方有進氣道,顯示出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的特徵。

央視新聞中透露,鷹擊-19屬於潛射飛彈,主要裝備潛艇平台,不過還不清楚它是從潛艇特製艙段中垂直發射還是從魚雷管發射。目前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的相對成熟技術路線是吸氣式超燃衝壓巡弋飛彈,如果鷹擊-19採用這種低空巡航模式,相比助推滑翔類高超音速飛彈,更為隱蔽和不容易暴露,從而有助於讓潛艇水下發射後繼續保持自身隱蔽。

鷹擊-20屬於助推滑翔類的雙錐體構型高超音速武器,很可能就是此前公開的055型大驅發射的所謂「鷹擊-21」。

鷹擊-19彈頭也採用乘波體構型,下方有進氣道,顯示出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的特徵。圖/取自央視

鷹擊-19彈頭也採用乘波體構型,下方有進氣道,顯示出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的特徵。圖/取自央視

同樣從水面艦艇上發射的鷹擊-17,鷹擊-20的尺寸明顯更大,它的射程和打擊威力也更強,很可能需要055大驅的大直徑垂發單元才能容納,是中國大陸海軍遠程反艦的殺手鐧武器。央視新聞的說法是,鷹擊-20重點用於打擊對手大中型水面艦艇和編隊。

另外兩種鷹擊飛彈,鷹擊-18C和鷹擊-21。鷹擊-18C採用明顯的隱形外形特徵,出現在閱兵最後戰略打擊群的巡弋飛彈方隊,它的作用已經從傳統鷹擊飛彈家族的反艦作戰,變成了執行對地精確為主的戰略打擊任務。

美軍也經常將反艦巡弋飛彈改裝為對地攻擊的巡弋飛彈,例如「魚叉」反艦飛彈演變而來的「斯拉姆」巡弋飛彈。

鷹擊-21出現在由火箭軍和空軍聯合組成的高超音速飛彈方隊,意味屬於空基發射,主要依託於轟-6K遠程轟炸機發射。不同的發射平台執行不同的作戰任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