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26首波大罷免全敗後,民進黨推動的823第二波大罷免再鎩羽而歸。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評論品牌《日月譚天》說,這不僅是對綠營發動罷免本身的全盤否定,更是對賴清德與民進黨執政的嚴重警訊及危機。
823之後,《日月譚天》撰文指出,兩輪罷免投票結果,等於台灣島內民意對賴清德的「徹底否定」。譚主認為,賴清德推動罷免的目的是想藉清理藍營立委,讓民進黨重新掌握立法院主導權,實現「完全執政」。但台灣選民在726與823兩波大罷免,兩度用選票堅決說「不」。
大罷免遭民心反噬 失敗原因有三
《日月譚天》表示,三大原因成為大罷免失敗的主因,一是在賴清德的「獨裁」圖謀面前,經濟民生等民眾真正關心的大事都被放一邊。
目前最讓台灣社會憂心的,是美國疊加高關稅和新臺幣升值對台灣產業、經濟的巨大打擊。但賴清德完全無視島內相關業者和民眾的強烈訴求,只會一味妥協、一心舔美,心思全放在投入「最後一哩路」的「大罷免」。
台灣學者孔令信撰文說,賴清德無心無能解決關稅帶來的危機,不顧民意硬幹,罷免當然是一場空!還有網友在社群媒體發帖稱,「賴清德不管我們,我們自然要讓他慘敗。」
二是原本應該用於民生的資源也被投入「大罷免」。近日,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行政院拍板通過超800億元新台幣的「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其中就包含專門為大罷免編列的經費及補助費用。同時,多家台媒指出,民進黨根本沒有及時援助和安置接連遭受風災重創的災區民眾,一些受損民宅甚至要在半年後才能修復內學者對此分析稱,這是「大罷免」佔用民生資源的一個例證,民眾當然感到憤怒,並反映在投票結果上。
三是為了穩住深綠基本盤,賴清德繼續放任青鳥、罷團等搞仇恨動員、撕裂台灣社會。島內分析文章指出,在被726罷免投票打臉教訓後,賴清德還繼續讓島內民眾深惡痛絕的青鳥與罷團為所欲為,更加劇了民怨。
譚主直言,這些結果反映的,不僅是對罷免的否定,而是對賴清德執政方式的否定。
海峽時評:政治操弄 一敗塗地
此外,央廣總台「海峽時評」形容這次大罷免「一敗塗地」,是賴清德「政治私利掛帥」的縮影。
文章指出,民進黨原本意圖透過罷免行動清洗異己,並藉機再推「台獨」論述,卻遭民眾用投票否決。評論還提到,美國也拒絕賴清德的「過境」請求,令其政治盤算落空。「海峽時評」認為,罷免失敗原因在於賴清德與民進黨違逆民心。這段期間,強推罷免使政務空轉、社會對立,讓人看清其「政治私利凌駕民生福祉」的面貌。
文章指出,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支持度雪崩,就連南部票倉也鬆動。兩輪罷免全敗,表明絕大多數民眾對民進黨操作極度反感,不願隨之起舞。
民怨集中爆發 社會示警
評論認為,罷免失敗背後折射的是台灣民眾對執政黨的不滿。包括能源政策引發缺電疑慮、防務預算創新高、年輕世代對房價與就業失望,都成為賴政府難以回避的挑戰。
「日月譚天」說,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明顯高於「不同意」,正顯示民意對民進黨長年「反核」立場的反擊;「海峽時評」則說,拒絕社會撕裂、追求和平交流才是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