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寧夏銀川市的賀蘭山一群岩羊正在峭壁間覓食。灰褐色的身影隱沒於岩石之間,忽而縱身一躍,忽而低頭咀嚼草根,讓人仿佛是會「跳躍」的。
岩羊是典型的社群性動物,常以十多隻、數十隻成群活動,彼此之間具有強烈的依戀性。遠觀時,牠們像是一幅動態的山水畫——結伴穿梭於近乎垂直的灰色岩壁上,輕盈跳躍,動作從容不迫。即便在進食時,後腿肌肉依然緊繃如壓縮的彈簧,保持著隨時躍起的警覺。
岩羊是大陸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西部高山地區。近年來,隨著賀蘭山生態環境整治工程的推進,這裡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岩羊數量逐步回升。目前,賀蘭山的岩羊總數已超過4萬隻,被譽為「世界上岩羊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被譽為「動物界攀岩高手」的岩羊,擁有一雙天生的「登山鞋」。牠們的蹄子能靈活分開,插入岩縫牢牢卡住,跳躍時蹄緣還能起到剎車作用。這樣的身體結構,使牠們能在懸崖峭壁間如履平地。對人類而言的險境,對岩羊卻是最安全的庇護所,也是它們躲避雪豹、狼等天敵的天然屏障。
在賀蘭山,想要與岩羊相遇並非難事。當牠們靜臥在草地或岩石之間時,毛色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幾乎難以分辨;而當牠們受驚騰躍而起,又能在亂石縫隙間迅速消失。這份靈巧與適應力,也讓岩羊贏得了「岩壁精靈」的美名。
與岩羊的偶遇,不僅是一次野生動物觀察的驚喜,更是一場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體驗。牠們提醒人們,只有守護山川河谷的純淨,才能讓這些精靈般的動物繼續在岩壁之間自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