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不畏民心思變 賴政府823前夕還在豪賭

行政院會21日通過115年度總預算案,院長卓榮泰(圖)表示,中央政府必須考量不同公務員的公平性與衡平性,因此沒有編列軍人待遇調整及警消退休條例等爭議性預算,在送出總預算案時針對這兩項提出釋憲。圖/中央社
行政院會21日通過115年度總預算案,院長卓榮泰(圖)表示,中央政府必須考量不同公務員的公平性與衡平性,因此沒有編列軍人待遇調整及警消退休條例等爭議性預算,在送出總預算案時針對這兩項提出釋憲。圖/中央社

行政院會在823前夕通過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卻刻意不將《軍人待遇條例》與《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納入,並聲稱要「申請釋憲」,再依大法官解釋決定是否編列。此舉立刻引爆爭議,從藍白在野黨,到網路論壇社群,再到軍校生,皆群起撻伐。黃國昌痛斥政府在民心所向的議題上選擇背離,還繼續重蹈覆轍,更是對在野黨宣戰,顯示726後說要好好溝通,全是謊言。

軍警待遇:社會最大共識卻被擱置

過去數年,台灣少子化加速、兩岸局勢惡化,國防與治安成為全民最關切的兩大支柱。軍人待遇調整在今年4月已有初步加給,立法院更在6月跨黨派支持下加碼通過修法,將志願役加給提升至3萬元;同時,警消退休所得替代率調升,也是回應基層長期過勞、危險工作的正當需求。

這些法案幾乎沒有社會反對聲音,反被視為「超越藍綠的最大共識」。然行政院卻在編列總預算時拒絕納入,對民眾來說,這樣的法律攻防遠不如「基層軍警有沒拿到應有待遇」來得切身。何況國防預算增加到3.3%,編列了近兆元的經費,卻將軍校生及軍人加給「通過後又打掉」,不識人間疾苦,卻汲汲於滿足美國爸爸的要求,實在令人痛心。

軍校生滿額的背後期待 恐又要落空

最尷尬的是,國防部近期才高調宣布,三軍七校新生報到人數1687人,刷新歷史紀錄,顯示國軍招募成效確因加薪而顯著改善。但至如今,政府卻在最關鍵的預算環節踩煞車,讓這批懷抱熱血的軍校生與其家長感覺被背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必然。當社會眼看國軍待遇提升確實帶來報到人數暴增,如今卻被行政院一紙釋憲拖延,軍校生與未來志願役士兵必心生怨懟,對正在培養的年輕軍官而言,這不僅是金錢問題,更是對國家誠信的質疑。

行政院長卓榮泰解釋說,立法院自行加碼預算違反「憲政分際」,因此必須釋憲。從制度角度看,這固然是教科書式的答案,但現實政治中,卻極其格格不入。因為軍警加薪不是爭議法案,而是社會最少分歧的改革。政府選擇此時「硬拗」,反而突顯對政治氛圍的遲鈍。

更諷刺的是,「823」即將到來,這一天不僅是要罷免投票及核三公投,對台灣還象徵著「保家衛國」的共同記憶。賴政府卻在前夕拒編軍警加薪,無異向國軍與警消釋放錯誤訊號:即便守護家園,待遇也可被程序與法律爭議擱置。這種冷漠,注定引來民心唾棄。

賴清德成了石敬塘 民眾血汗錢都可割可棄

黃國昌直言這是「錯誤到離譜的政治判斷」,《工程師看政治》社群開酸「把錢送給美國,不給第一線待在軍營的人,是抗中保台,還是親美賣台?」更開罵「相隔一千年,賴清德成了現代石敬塘,台積電成了燕雲十六州,如今兒皇帝還要繼續進貢宗主國,所有子民都可割可棄,軍公教及民眾血汗錢,只能不斷被賴清德拿去讓川普再次偉大。」

PTT更是一片罵聲,批評政院「對國防不重視,卻花錢養網軍」,不少網友嘲諷「有錢給文化人,沒錢給軍人」,甚至質疑賴清德承諾的軍人搭商務艙,是否也要食言」。在經濟困境與安全威脅交織的時刻,執政者若不能體恤第一線守護國家的人員,恐怕再多的文宣也難以挽救。

死不悔改的風險 人事調整再多也無用

726選舉結果可見,民進黨已背離人心,連黨內人士都憂心不已,如今看來仍未體認問題核心。執政團隊若繼續拿「憲政分際」當擋箭牌,不僅無法說服社會,反加深「不願傾聽基層聲音」的形象,尤其在國軍招募出現曙光之際,若再因待遇爭議重創士氣,後果恐比單純的政治失分更嚴重。

726的大慘敗,讓不少民進黨黨內人士反省「大罷免」的過錯,甚至傳出總統府出具公函要求政院「檢討大罷免」,但726不到一個月,823的前夕,行政院似對社會反彈、民心風向、民調大跌忘形得一乾二淨。行政院如此無視立院三讀通過的法律、無視在野提出的諍言,無視社會民心給出的大教訓,調整再多的人事布局,最終仍將是民心的徹底背離,只能等著自食惡果,遭社會唾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