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面臨生存之戰  前副祕書長張雅屏籲年輕人挑大梁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認為,國民黨要由年輕人帶領組織轉型。示意圖。圖/記者林瑞益攝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認為,國民黨要由年輕人帶領組織轉型。示意圖。圖/記者林瑞益攝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21日指出,國民黨作為百年大黨,若要在如今的政治局勢下進步,就必須求生存,「必須全面進化成選舉機器,黨主席由60歲以下的世代,與40歲以下的幹部群打造新的政黨,走出新的路」。黨主席參選人孫健萍也指出,要確保能達到此目的,主席應該世代交替,由六年級世代擔綱。

張雅屏21日透過臉書發文,談及國民黨的發展與轉型,他指出,隨著「換柱」造成2016年大選總統敗選及弱勢國會的嚴重挫敗,國民黨幾乎面臨滅頂之禍。

張雅屏提到,2016年後的黨主席,需要借款撐住,還要穩住地方力量與中央黨部運作的連結,而主席洪秀柱是以「強地方弱中央」的策略,維持地方黨部大區執行長以上的人事費;2017年接手的吳敦義,朝向派系共治的模式,經費集中至中央,以個人政治人脈維持著中央黨部的領導威信。

張雅屏續指,2020年補選的江啟臣主席,因任內未逢大選,主要在推動黨中央組織變革,但未能改變黨內已然發生的權力變動,2021年的改選,朱立倫主席重做馮婦,延續吳敦義期間強中央弱地方的經費分配模式,但仍以中央領導地方運作的方式,面對地方需求已然不敷需求。為強化網路社群能力,消減黨內唯一還隸屬中央的組織隊伍黃復興。加上對抗大罷免所衍生的地方基層幹部因執行黨的政治任務,而遭受司法不合理的打壓。

張雅屏指出,國民黨自身組織能量,幾乎完全消滅殆盡。僅剩下與地方系統結盟的發展模式,唯一還能連結的也只剩下提名權,但遭遇選罷法裁罰時,黨部仍需面對連帶罰款,「國民黨要年輕化,黨主席由60歲以下的世代,與40歲以下的幹部群打造新的政黨,走出新的路」。

孫健萍受訪時也說,國民黨近年縱使引進一些年輕人,但仍難完全擺脫暮氣的形象;關鍵在於醬缸文化未變、領導作風未改,年輕人依然浸泡在老醬汁之中,受到重重的制約,很難受到優質的人才養成訓練與正常的發揮,更多時候反易淪為包裝老作派的裝飾門面。

孫健萍認為,要真正扭轉這情況,必須在領導層引進新思維、新論述、新制度、新實踐、新文化,以一新人民耳目,完構「新政治」。要確保能達到這個目的,主席應該世代交替,由六年級世代擔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