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外交「試金石」?北京未證實出口解禁稀土 恐藏大國博弈算盤

印度媒體先前稱,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將恢復對印度出口稀土,不過該消息未被大陸外交部正面證實。圖/取自新華社
印度媒體先前稱,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將恢復對印度出口稀土,不過該消息未被大陸外交部正面證實。圖/取自新華社

中印關係回暖之際,不少印度媒體18日引述消息稱,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印度外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會晤時表示,將恢復對印度出口稀土、化肥與潛盾機,然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卻稱「不清楚相關情況」,僅強調願與各國合作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對此,湖北省政協委員、時事評論人胡占豪今天(21日)指出,中方是否真有意「鬆手」,仍充滿疑問,此消息恐是印度對美國釋放其擁有靈活外交手段的訊號。

近期中印關係明顯升溫,先是蘇杰生五年來首次訪中,其後,王毅又赴新德里與蘇杰生舉行雙邊會談,並主持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雙方還就邊境問題達成10項重大共識。胡占豪在微信公眾號指出,這顯示北京與新德里均有意透過務實合作,讓彼此關係重回正軌。

不過陸方是否真有意對印方「鬆手」稀土仍是疑問。胡占豪指出,若中國向印度解禁稀土出口,實際上恐等於間接為美國打開缺口,美國軍工業對中國稀土高度依賴,每架F-35戰機就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其雷達、隱形塗層、引擎核心都仰賴這些戰略資源。

胡占豪續指,中國掌握全球近九成稀土加工量,當北京4月宣布管制時,美國政界與軍工產業可謂「如坐針氈」,華府此後加速尋找替代來源,甚至傳出考慮與緬甸克欽獨立軍接觸,以爭取稀土資源,反映其焦慮,而若印度成為中國稀土的另一出口口岸,美國可透過印度間接獲取,「這顯然不是北京願見的」。

胡占豪提到,中國在4月已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隨即導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稀土量銳減,從月均2270噸驟降至400噸以下,嚴重衝擊印度電子、汽車、新能源等產業,印度長期仰賴中國供應,其進口稀土超過六成來自中國,自然渴望放寬。

不過對印度而言,稀土恐非單純的產業需求,胡占豪分析,一方面印度確實需要解決國內工業的原料缺口,另一方面,透過與中國的互動,印度也希望對美國釋放「外交靈活性」的訊號。

胡占豪認為,近期美印關係出現波折,美國以印度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揚言調高對印商品關稅至50%,這讓印方頗感不滿,印度或藉「稀土傳聞」提醒華盛頓,自己並非只能依賴美國。

胡占豪直言,中印關係回暖,對亞洲與世界而言是正面消息,但涉及稀土出口這一核心戰略資源,北京不可能輕易鬆口。外界「解禁」的揣測,更多反映出印度的急迫需求與美國的焦慮心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