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布下的震懾力量!93閱兵高超音速武器掀全球軍備新序列

東風-41(見圖)的「錢學森彈道」已經相當先進,但美媒卻爆料大陸已有更先進的型號。圖/取自新華視點微博
東風-41(見圖)的「錢學森彈道」已經相當先進,但美媒卻爆料大陸已有更先進的型號。圖/取自新華視點微博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9.3閱兵第二次綜合預演完成,新增的高超音速飛彈引發注意。從央視曝光出來的演練影片看,幾輛蒙著蓋布的飛彈運輸車格外引人注目。通過輪廓分析,軍事專家認為,這其中很可能包含新型高超音速巡弋飛彈,是真正能「指哪打哪」的智慧武器。

美國射程2700公里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單價夠買兩架F-35,而中國大陸6年前量產的東風-17早已部署到東南沿海,如今又拿出可覆蓋關島射程的改良型。

東風-41的「錢學森彈道」已經相當先進,但現在美媒卻爆料中國大陸已有更先進的型號。專家推測,這種新一代飛彈很可能採用碳纖維彈體和氮離子推進劑,發射重量減輕30%的同時,射程反而增加20%。

大陸「隨停隨射」的東風-41發射車,從停車到發射只要90秒,等衛星發現時早消失在山區公路網中。

俄羅斯「鋯石」飛彈(Zircon)耗時8年才試射成功,中國大陸同期完成從東風-17到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的開發。美國智庫報告顯示,中國大陸軍工企業研發週期平均比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縮短40%,成本僅有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的1/3。

為應付中國大陸的軍事壓力,美國重啓「義勇兵」洲際飛彈(LGM-30G Minuteman-III)的計畫,從戰略層面看,大陸核力量的進化正在重塑全球威懾平衡。此次閱兵中,高超音速武器是中國大陸發展多年來的成就之一,是此次閲兵的亮點。

為高超音速飛彈發展配套的微型渦扇發動機技術,已衍生出用於巡飛彈的廉價動力,原本為飛彈設計的抗干擾數據鏈,現在被改裝用於無人機蜂群作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軍工已形成「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循環。

全世界都在等著看「9.3」閱兵,那些蒙著紅布的發射車揭開時,究竟還會亮出多少的裝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