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1日簽署行政命令,將美中關稅休戰再延長90天,避免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三位數的關稅、使兩國陷入實質貿易禁運,貿易分析師認為,此舉有助為川習會鋪路。
路透報導,川普簽署這項延後加徵關稅的行政命令後,新一輪關稅要到11月中旬才會生效。他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是否會維持較低關稅時並未明確回應,不久後便作出這項決定。10日,川普曾要求中國將美國黃豆進口量提高至四倍,但目前仍不清楚北京是否已同意。
原本的美中關稅休戰將於13日美東時間凌晨零時1分到期。延長至11月初的決定,為秋季進口高峰期爭取時間,讓電子產品、服飾與玩具等聖誕熱銷商品能以較低關稅進口。這項新命令避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暴增至145%,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則原訂調升至125%,形同兩國貿易禁運。延長後,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維持在30%,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將對美國商品徵收的稅率,美方商品目前至少需繳納10%關稅。
川普當天稍早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走著瞧。」並強調自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良好。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前美國高級貿易官員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這是正面消息。結合近期雙方採取的一些降溫措施,顯示雙方都在嘗試看看能否達成某種協議,為今年秋季的川習會鋪路。」
川普上周告訴財經媒體CNBC,美中已非常接近達成貿易協議,若成事,他會在年底前與習會面。
美中雙方今年5月在瑞士日內瓦會談後宣布達成休戰,同意在90天內繼續磋商;7月底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面。美國談判代表返回華盛頓後,建議川普延長期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多次表示,雙方今年春天互加的「三位數關稅」無法持續,實質上等同於兩國之間的貿易禁運。川普前首任期白宮高級貿易官員、現任Akin Gump律師事務所律師蕭(Kelly Ann Shaw)說:「如果不是川普式談判,就不會拖到最後一刻。」她表示,川普很可能在同意延長前向中國施壓,爭取更多讓步。川普雖在10日重提黃豆加購要求,但分析人士質疑此舉可行性,他11日並未再次提及。蕭說:「當初90天暫停的目的,就是為更廣泛的談判打基礎,周末有很多議題從黃豆到出口管制再到產能過剩都被提到。」
前美國貿易官員、現任King & Spalding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傑勒斯(Ryan Majerus)則表示,這項決定將為雙方爭取更多時間解決長期存在的貿易分歧。他說:「這無疑會降低雙方的焦慮,有助於在秋季達成框架性協議。」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初中國對美出口為了趕在關稅生效前一度激增,但6月大幅下滑,美國對中貿易逆差縮減至95億美元,為2004年2月以來最小,較去年同期減少70%,五個月累計縮減222億美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華府同時持續向北京施壓,要求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貝森特表示,上月會議結束時,他曾警告中國談判對手,如果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依據國會授權的法案,川普可對中國課徵最高達500%的高額關稅。
目前尚不清楚白宮是否準備落實這一威脅。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日前在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中表示,對中國加徵此類關稅仍在考慮中,但川普尚未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