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世界大象日 守護溫柔巨獸——全球的生命接力

大象孕期長達22個月,幼象需哺乳兩年才能獨立。圖/取自成小直微博
大象孕期長達22個月,幼象需哺乳兩年才能獨立。圖/取自成小直微博

2025年8月12日,是第13個世界大象日。自2012年設立以來,這一天提醒人類關注非洲象與亞洲象正面臨的生存危機——盜獵、棲息地喪失與人象衝突,依舊在不同大陸上同時發生。

人民日報微博指出,目前,全球僅存三種大象: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與百年前相比數量銳減97%。其中,亞洲象在大陸不足300頭,比大貓熊還稀有,只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普洱等地。

央視財經報導表示,十年前,大陸野生亞洲象僅200多頭,如今已增至300多頭,2024年誕生至少20頭象寶寶。為了讓象群與人類和平共處,普洱市建立亞洲象預警中心,運用無人機熱成像、紅外相機實時監測,把預警時間縮短到12秒,成功避免多起人象衝突。西雙版納還開設350畝「大象食堂」,種滿香蕉、芭蕉等象喜食植物,吸引象群遠離農田;在村落、學校周圍修築防象圍牆,減少意外發生。

不只是大陸,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非洲推動「象之通道」計畫,連接被道路與農地切割的棲息地;泰國清邁的救援中心收養了因踩到地雷而失去象腿的小象,為牠們安裝義肢。肯尼亞安波塞利國家公園的研究團隊,則為每一頭象建立身分檔案,追蹤血緣與遷徙路線。

8.12世界大象日,這一天提醒人類關注非洲象與亞洲象正面臨的生存危機。圖/取自微博

8.12世界大象日,這一天提醒人類關注非洲象與亞洲象正面臨的生存危機。圖/取自微博

保護大象,不只是一線工作者的責任。拒絕購買象牙製品、不觀看虐待動物的表演,是最直接的行動。還可以透過捐款、志工業服務參與棲息地修復,或在社群網站分享科普知識——例如,大象孕期長達22個月,幼象需哺乳兩年才能獨立;牠們奔跑時最高時速可達50公里,卻無法長時間維持;大象的腦神經元高達2000億,會為同伴的死亡哀悼。

今天,大陸多地舉辦活動——昆明動物園推出「解密亞洲象超能力」互動展,北京野生動物園開放大象行為觀察體驗;網路上也有護象行動,還有明星公益代言人參與互動。

從清邁救援站裡小象與馴象師的首次碰鼻,到雲南象寶寶「賴床」的可愛日常,人類正在用科技、立法與共情,守護這群溫柔巨獸。正如一位護林員所說:「每一頭活下來的大象,都是我們對自然最深的致敬」。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