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王興興:人形機器人2至3年或迎「ChatGPT時刻」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發表演講。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發表演講。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發表演講並接受媒體採訪,對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勢頭與挑戰作出判斷,並表示該領域在未來2至3年內可能出現類似ChatGPT誕生時的重大突破時刻。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宇樹科技今年7月已啟動IPO輔導。王興興將上市比喻為「大學聯考」,是企業在經營與管理上的一次成熟升級,也是對股東和九年發展歷程的交代。

王興興指出,受需求端強力拉動,202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非常火爆」,全球整機廠商及零部件企業平均增速達50%至100%。他預計,未來數年,全行業出貨量每年翻番「是有保證的」。若技術突破加速,2至3年內單年出貨量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台也並非不可能。

王興興曾是人形機器人的「堅決反對者」,直到2022年宇樹仍完全未涉足該領域。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王興興曾是人形機器人的「堅決反對者」,直到2022年宇樹仍完全未涉足該領域。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特別的是,王興興曾是人形機器人的「堅決反對者」,直到2022年宇樹科技仍完全未涉足該領域。轉折點來自2023年初,隨著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技術突飛猛進,以及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領袖對人形機器人的關注度飆升,外部需求與資金同步湧入——有客戶直接下單並提供開發資金,促使宇樹迅速啟動研發。

宇樹機器人在2024年春晚穿著東北花襖跳秧歌的畫面曾引發熱議,今年初又參加機器人格鬥賽,展示了運動控制與機械耐用性。但王興興強調,最終目標是開發能夠「綜合幹活」的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涵蓋端茶倒水、工廠操作、家庭服務、表演等多元場景。

對於當前智能體機器人整機硬件,王興興認為「雖不完美,但已足夠用」,未來主要挑戰在於降低成本、延長壽命與提高可靠性。他直言,行業真正的短板在於「具身智能AI」——讓機器人理解並適應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統。「目前階段類似於ChatGPT出現前的1至3年,方向已明確,但沒有人真正把它做出來」。他判斷,如果研發順利,1至3年內可能達到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最慢3至5年,且大概率不會超過10年。

麥肯錫(McKinsey&Company)在《2025全球自動化與AI產業白皮書》中亦指出,具身智能的進展是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用的關鍵瓶頸,成熟後可顯著擴展機器人在製造、物流、醫療及家庭場景的應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