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數十年納卡對峙 川普宣布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達成和平協議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這兩個宿敵,在美國總統川普(中)見證下簽署由美方斡旋的和平協議。左為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右為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圖/取自白宮臉書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這兩個宿敵,在美國總統川普(中)見證下簽署由美方斡旋的和平協議。左為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右為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圖/取自白宮臉書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這兩個宿敵,因納卡衝突對峙數十年,如今終於握手言和。兩國8日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見證下簽署由美方斡旋的和平協議,結束長期衝突,推動雙邊經濟關係並邁向全面正常化。高階美國官員指出,這是冷戰以來俄羅斯周邊首起凍結衝突(frozen conflict)獲解決,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取得南高加索過境走廊的開發權。若能持續落實,將成為川普政府的重要外交成就,並勢必衝擊莫斯科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川普在白宮舉行的簽署儀式上說:「這場戰爭打了很久,35年,現在他們成了朋友,而且會長久為友。」他身旁分別是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自1980年代末起陷入長期敵對,當時多為亞美尼亞族居民的亞塞拜然高地地區納卡(Nagorno-Karabakh)在亞美尼亞支持下脫離亞塞拜然。2023年,亞塞拜然完全收復該地,導致當地約10萬亞美尼亞族人幾乎全數逃往亞美尼亞。

川普表示,兩國已承諾永久停止戰鬥、開放外交關係並尊重彼此領土完整。協議內容包括美國獲得南高加索戰略過境走廊的獨家開發權,白宮稱此舉將促進能源及其他資源出口。

川普並指出,美國分別與兩國簽署協議,擴大在能源、貿易及科技(包括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細節尚未公布;同時解除美國與亞塞拜然在防務合作上的限制。

這場峰會象徵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擴大,取代俄羅斯長期扮演的斡旋角色。一個多世紀以來,克里姆林宮一直是當地主要的權力與和平仲裁者,近年來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更是衝突的核心調停人。阿利耶夫與帕希尼揚上一次簽署的協議,就是由普丁主導擬定。

如今,隨著川普將兩國聚在一起,普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邊緣化。莫斯科雖試圖將自身利益納入談判,但雙方最終放棄俄方方案,轉而接受美國提案。兩國領導人讚揚川普促成衝突終結,並表示將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阿利耶夫說:「今天我們正在高加索建立和平,我們因戰爭、佔領與流血而耗費了許多年。」帕希尼揚稱簽署儀式是兩國關係的「重大里程碑」。

白宮指出,協議的一部分是美國將協助修建名為「國際和平與繁榮川普路線」的重要過境走廊,連接亞塞拜然與其自治飛地納希契凡(Nakhchivan),兩地被亞美尼亞領土隔開。

過去,阿利耶夫曾要求亞美尼亞提供一條通往納希契凡的鐵路走廊,而亞美尼亞希望能掌控該道路;亞塞拜然領導人甚至曾威脅以武力奪取。這一爭議長期阻礙先前的和平談判。

兩國領袖在會議期間不斷讚揚川普及其團隊。阿利耶夫說:「川普總統在六個月內創造了奇蹟。」

川普則強調,自己在第二任期初期積極推動全球和平,白宮將柬埔寨與泰國的停火協議,以及盧安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和平協議,都歸功於他。

不過,他仍未能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長達三年半的戰爭,以及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的衝突。川普8日表示,他將於8月15日在阿拉斯加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商討結束戰爭。

美國官員表示,這份協議是在多次造訪該地區後達成,將為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奠定基礎,並有望改變南高加索局勢。該地鄰近俄羅斯、歐洲、土耳其與伊朗,盛產能源、油氣管線密布,卻長期受封閉邊界與族群衝突困擾。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多爾巴亞(Tina Dolbaia)表示,儘管簽署儀式象徵意義重大,但仍有疑問,包括美企將如何控制新過境走廊及兩國的參與程度。她指出,俄羅斯可能因被排除在協議與走廊之外而不滿,「如今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美國主導下握手言和,並討論美方參與過境走廊,對俄羅斯而言影響深遠。」

獨立地區專家瓦塔尼揚(Olesya Vartanyan)表示,協議提升了地區的可預測性,但長遠成效仍取決於美國持續介入,「兩國失敗談判與衝突升級的紀錄遠多於和平解決,若缺乏適當介入,局勢可能再陷僵局並重燃緊張。」

高階政府官員表示,這項協議結束冷戰以來俄羅斯周邊第一起凍結衝突,向整個地區發出強烈信號。

美國官員本周指出,亞美尼亞計劃將該過境走廊的獨家特殊開發權長期授予美方。一名官員匿名透露,這條被稱為「國際和平與繁榮川普路線」的走廊已吸引9家公司,其中包括3家美國企業。

華盛頓人權組織「自由現在」(Freedom Now)的帕納約塔托斯(Daphne Panayotatos)表示,該組織曾敦促川普政府在與阿利耶夫會面時,要求釋放該國約375名政治犯。

產油國亞塞拜然去年11月曾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並拒絕西方對其人權紀錄的批評,稱此為不可接受的干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