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某兒少安置中心爆發連續性侵案,一名就讀國小的男童因家庭無力撫養,今年4月由社會局收容至機構安置,期間遭同儕性侵數十次。男童母親淚訴,多次希望孩子能打個電話報平安,卻始終不被社會局允許。社會局表示,本案由機構工作人員發現後主動通報,已啟動調查及輔導機制,在輔導程序完備前已先暫停該機構收案。
據了解,該機構目前可安置多名孩童,卻從2月起爆發多起性侵案,該機構安置國小到國中之間的男學生。由於住在安置中心的孩童是由社工代行監護權,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嚴格限制下,學校和家庭都無法插手與關心,反成為安置中心的遮羞布。
根據媒體報導,男童進入安置機構後,住進2人房的寢室,卻遭其他同齡孩童逼其口交和手淫,前後犯行高達數十次,是直到男童最後受不了才向老師通報。男童母親表示,「小孩子就突然被帶走了,之後就沒再跟我們聯絡,接到消息就已經是孩子去報案了」。她表示,要照顧男童與弟弟,還有失智的老父親得看護,一家人只能靠著政府補助勉強度日。
原本男童祖母在世時,還能幫忙照顧2孩子,但自日前離世,社會局見男童放學常無人接送,判定男童家負擔過重、無力撫養,因而於4月下旬將孩子帶走安置。男童母親次希望孩子能打個電話報平安,卻始終不被社會局允許,沒想到社工口口聲聲要他們放心,竟是將孩子帶進煉獄。
男童母親提及,當時社工詢問她是否要向涉案孩童提告,她堅持提出告訴,卻被告知若要提告,社工不會提供相關幫助,言語中暗示他們「大事化無」,要他們息事寧人,讓他們無法接受。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示,社會局剝奪孩子去學校上課的權利,也不讓他們與家長聯絡,形同切斷他們所有的求救管道,而一有性暴力事件發生,社會局便只社政體系通報、要加害或受害孩子轉機構,看起來是依規定處理,卻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才導致悲劇和暴行不斷發生。她要求社會局在外部監管下徹底調查,由專業團隊接手安置孩子,保護孩童身心安全。
新北市社會局表示,本案由機構工作人員發現後主動通報,社會局接案後依法啟動行政輔導先行機制,在輔導程序完備前已先暫停該機構收案,案件相關院生轉往有獨立居住空間、增加夜間查房頻率,針對情節嚴重個案邀集學校、主責社工、心理師進行輔導研商會議,依照專業心理醫師評估給予治療並安排專案陪伴人力,全程陪伴情節嚴重個案,穩定生活與醫療輔導資源。
社會局強調,服務機構也針對未來新收個案進行個別化自我保護訓練,讓兒少了解身體界線,並建立對性別暴力的認識,社會局強調,所有個案處遇都按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進行,一切以兒少最佳利益為核心積極面對處理事件,陪伴創傷兒少療癒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