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砸銀彈催生  全鏈條補助 從育兒補貼到幼兒園免費

大陸正逐步建構「從出生到入學」的育兒支援體系,覆蓋生、養、教全鏈條。圖/取自澎派新聞微博
大陸正逐步建構「從出生到入學」的育兒支援體系,覆蓋生、養、教全鏈條。圖/取自澎派新聞微博

大陸催生政策再加碼,繼育兒補貼落地後,官方宣布將於2025年秋季起全面實施學前一年教育免費,標誌著「從生到養」的政策體系正加速成形。

8月5日,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自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俗稱「大班」)的保教費,民辦園亦參照當地公辦標準相應減免。

這意味著,未來每年約逾1200萬名適齡兒童將可享受學前一年教育免費的政策紅利,大幅降低家庭育兒支出,有望為大陸低迷的生育率注入政策活力。

此次新政被視為大大邁向「12年免費教育」的重要起點。目前中國大陸實施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涵蓋小學至國中階段。此次新政將免費教育向下延伸至幼兒園最後一年,形成「9+1」過渡結構。

根據大陸教育部數據,2024年全大陸幼兒園在園幼兒約為3584萬人,其中「大班」學齡兒童估計超過1200萬人。按照目前各地保教費水準估算,每名幼兒一年學費約為5000至120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新政落地後,每戶家庭將可節省數千至上萬元不等的教育支出。

不僅如此,該政策也同步覆蓋民間自辦幼兒園——在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情況下,亦可享受與公辦園相當的保教費減免,不再因園所性質而產生明顯福利落差。

儘管目前僅針對學前三年中的「大班」實施免費,但官方明確表示,未來將視財政能力與人口變化「適時完善政策」,逐步擴大免費範圍。

學前教育免費並非空談,背後是財政的大規模傾斜與分擔機制。《意見》指出,此次免除的保教費將由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分為五檔進行分擔:第一檔(多為西部地區)由中央承擔80%。 第二檔(中部省份為主)由中央承擔60%。第三至第五檔(東部地區)則為50%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需自籌一半以上經費,東部經濟大省實際成為財政轉移支付的主要「出資者」,支撐全大陸推進免費教育。

以目前大班學生數推算,若按照平均每月保教費800元計算,一年支出將達960億元,為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提出不小挑戰。

免費教育只是政策的一環。早在一周前,大陸國務院亦公布《育兒補貼制度》,自2025年1月1日起,對0-3歲兒童每人每年發放3600元補貼,不分一孩、二孩、三孩,補貼直達個人賬戶,連發三年。此舉不僅為大陸首次普惠式現金育兒補貼,更象徵從「宣導生育」走向「制度激勵」的新階段。

結合育兒補貼+免費大班教育+個稅抵扣政策(自2019年實施),大陸正逐步建構「從出生到入學」的育兒支援體系,覆蓋生、養、教全鏈條。
有評論指出,此次學前教育免費及育兒補貼新政,象徵中國正在從「投資於物」向「投資於人」轉型——人口不再只是負擔,而是未來的資本與希望。可以確定的是,從免費到補貼,催生正成為國策共識,大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力度托舉家庭、刺激人口、重構未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