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台灣大罷免投票結果揭曉,24席國民黨籍立委全數保住,民進黨在此次罷免行動中遭遇慘敗。對此,目前在《美麗島電子報》擔任撰稿人的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面對政治變局,民進黨為修補與民眾黨的關係,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9月的延押庭上,很可能獲准解除羈押。
陳淞山在接受訪問時分析,本次大罷免投票率平均達到五成五,已接近六都選舉的投票率,顯示這不僅是針對個人的罷免案,更具備地方大選的規模。這再度證實了總統賴清德的基本盤仍維持在四比六的選民結構,與2024年大選結果相符,選民結構清晰可見。
劍指2026與2028 藍白合作趨勢強化
陳淞山指出,在這樣的選票結構趨勢下,藍白陣營勢必會加強合作。儘管過去兩者存在競爭,但現在民進黨已成為共同的主要敵人,民進黨在本屆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中,就將藍白陣營推向合作,這也預示著2026年地方選舉藍白將會密切配合,例如在新竹市、宜蘭縣或中南部特定縣市推出民眾黨候選人。若順利當選,縣市政府的一級主管也將形成藍白合作的「小聯合內閣」模式。
他進一步表示,只要2026年能建立藍白緊密合作的基礎結構,對於2028年總統大選將更為有利。目前已有「盧昌配」(指盧秀燕與黃國昌)的說法,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意願可能不像前主席柯文哲那樣,非要競選總統不可。從這次大罷免的趨勢來看,藍白合作的走向已十分明顯,預計將一路延續到2028年。
民進黨欲破僵局?柯文哲獲釋成關鍵
陳淞山強調,民進黨在本屆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中,便選擇與民眾黨切割,導致現在雙方更難合作,除非民進黨能讓柯文哲脫離羈押。回溯歷史可以知道,2014年底馬英九在縣市長選舉中失利後,2015年初便讓陳水扁保外就醫。
陳淞山分析,面對大罷免的結果,民進黨的民調聲勢持續下滑,預計8月將進行內閣改組。而柯文哲即便獲釋,仍須面對司法審判。然而,考量到柯文哲先前已召開延押庭並繼續羈押2個月,所以他判斷,9月的延押庭「會讓他出來」,這也是民進黨在政治上尋求解套的方式,更何況目前柯文哲僅被查獲輕罪證據。
陳淞山認為,這次大罷免投票率能達到五成六、五成七,正是國民黨加上民眾黨支持者的選票都出來的結果,與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投票率接近,而在這次選戰中,民眾黨支持者高達九成選擇支持國民黨,僅約一成支持民進黨,這證明民進黨欲拉攏民眾黨選票的策略是失敗的。
陳淞山強調,民進黨若想突破四成的選票困境,必須爭取民眾黨的支持,而柯文哲能否解除羈押,將是綠白雙方能否展開合作的關鍵,柯文哲長期羈押後,會清楚與國民黨合作可能面臨的狀況,也會權衡自身後續官司的輕重,投鼠忌器。而民進黨若想在2028年大選中獲勝,與民眾黨合作是必要條件。隨著立法院9月即將進入新會期,若屆時柯文哲解除羈押獲釋,未來立法院內綠白雙方將有談判合作的空間。
陳淞山也提及,柯文哲若解除羈押,他與現任主席黃國昌將成為民眾黨的兩位領導核心。柯文哲過去便擅長在黨內維持兩邊平衡,例如同時提名親綠的黃珊珊與立場不同的黃國昌。若柯文哲獲釋,未來民眾黨內柯黃兩人也可能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