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每天跟家裡毛小孩講話講得比跟人類還多?有時一連串吐苦水、情緒爆發,結果狗子只回你一句「汪」,讓人不禁懷疑——牠到底懂沒懂?事實上,根據多項研究,狗的確具備一定程度「聽懂人話」的能力,但理解方式和人類想像大不相同。
首先要承認的是:狗的聽力的確很強大。《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期刊指出,狗可聽見約67Hz至45kHz的聲音頻率範圍,遠超人類的20Hz至20kHz,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只要撕個零食袋,它立馬從另一個房間衝過來。
但強聽力不等於高語言理解。專家發現,狗狗並非真正「聽懂」句子結構或語法邏輯,而是透過關鍵詞來做出反應。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行為科學團隊觀察,狗會特別敏感於牠們熟悉的高頻詞彙,例如:「吃飯」「遛彎」「出去玩」。這些詞就像觸發開關,一喊出來,狗就能「立刻上線」。
也有研究指出,狗對語氣、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的感知力,遠比我們想像中靈敏。狗能透過大腦左半球處理人類語音中的字詞,右半球則處理語調,顯示牠們具備某種「語言分工」的能力。也就是說,當你一本正經地說「不可以上沙發」,但語氣像在誇牠,狗可能會更在意你聲音裡的「開心成分」,而不是具體語意。結果就是——牠還是默默爬了上去。
同時對狗狗而言,詞彙記憶≠語言理解。若你把「遛彎」換成「散步散步」或「走一圈」,牠有時還得配合環境線索(例如你拿出牽繩、穿外套),才能準確反應。
狗狗的「情商」其實不低,尤其對主人的情緒反應非常敏銳。當你假裝哭泣,牠會靠近舔你;你一說「看醫生」,牠立馬裝死不動。這些行為背後,靠的是長期觀察、經驗記憶與情境聯想。
英國林肯大學的行為研究指出,狗能分辨開心、憤怒、悲傷等人類表情,且會對負面情緒做出回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講「再見」時,牠會低頭委屈巴巴地趴在門口守著。
簡單來說,狗可能不會真「聽懂」你在說什麼,但牠能「感受到」你想表達什麼。對牠而言,比起語言本身,你的語氣、動作、表情才是最關鍵的「溝通密碼」。
狗或許永遠無法像人類一樣理解語言的意義,但牠們能用全身去感受你給的每一份情緒。也許這就是養狗人最大的幸福——牠不懂你所有的話,卻永遠站在你身邊,像懂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