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CNN:罷免失利重創賴清德 恐陷「跛鴨」困境

726大罷免結果沒有一席立委被罷免,外媒指出,這對賴清德與民進黨都是一大挫敗。圖/中央社
726大罷免結果沒有一席立委被罷免,外媒指出,這對賴清德與民進黨都是一大挫敗。圖/中央社

第一波大罷免結果出爐,中央選舉委員會26日傍晚公布初步開票結果顯示,國民黨24名立委的罷免案在全部的選區皆遭否決,顯示選民大多數不贊成此次罷免行動。外媒認為,大罷免的失敗是對總統賴清德領導的民主進步黨的一大挫敗,由於未能改變國會生態,賴清德很可能會淪為「跛鴨總統」。

彭博(Bloomberg)報導此次罷免案由公民團體發起,並獲得民進黨全力支持,目標是罷免24位國民黨籍立委。若有12位立委被成功罷免,民進黨將有機會取得法案主導權。然而,根據開票統計,所有選區均以「不同罷免」票數領先,大罷免活動未能達成目標。

此結果意味著,賴清德政府與在野陣營之間持續數月的激烈對立將繼續延燒。國民黨與其盟友台灣民眾黨目前在立法院掌握多數席次,使得賴政府在預算案、國防政策及司法人事任命等多項議題上頻頻受阻,甚至出現國會肢體衝突。

這場罷免投票原被視為民進黨反制國會僵局的重要一戰。失敗的結果可能進一步削弱賴清德的施政能量,也反映出選民對政黨惡鬥感到厭倦。

投票前夕台北街頭大型政治集會氣氛熱烈過程平和。圖/記者梁鴻欣攝

投票前夕台北街頭大型政治集會氣氛熱烈過程平和。圖/記者梁鴻欣攝

儘管台灣選舉一向和平進行,警方本次仍出動約15,000名警力與6,000名志工以維持秩序,投票當日秩序良好,未有衝突事件傳出,開票也異常順利。投票前晚在台北的街頭,支持與反對罷免的民眾冒雨參加不同的集會,都各聚集了上萬名的群眾場面熱烈但和平。

此次選舉也讓外界關注台灣政局是否會因此出現轉變。彭博記者指出,這場投票結果象徵選民對賴清德政府的罷免策略表達了明確的不滿,未來朝野間的政治對抗恐將持續,甚至升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指出,罷免案未獲通過將重塑台灣政治格局,可能使賴清德進一步「跛腳統」。CNN分析,罷免案失敗使賴清德及民進黨掌控立法院多數的希望落空,賴清德恐受國會更大的牽制,成為無法有效執政的「跛鴨」總統

台大國發所教授南樂(Lev Nachman)選前表示,罷免結果將直接影響台美關係與台灣國防預算的決策。若罷免失利,賴清德將更難有效執行防務改革與對美政策。

26日開票結果出爐,南樂對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表示,投票結果令人驚訝,因為即便此次罷團的動員之強,刺激了藍營,且藍營對綠營發起的罷免連署全數失敗。但結果顯示,藍營支持者及深藍組織的動員力並未消逝,甚至仍然強大,民間罷團遭遇藍營強大的反彈。

大罷免刺激藍營的危機感,黨內出現團結氣氛,選前之夜藍營重要政治人物齊聚一堂。圖/記者梁鴻欣攝

大罷免刺激藍營的危機感,黨內出現團結氣氛,選前之夜藍營重要政治人物齊聚一堂。圖/記者梁鴻欣攝

他指出,藍白陣營經過此役是士氣大振,接下來台灣朝野政治將會怎麼演變,耐人尋味。

英國諾丁漢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的非常駐研究員丘琦欣(Brian Hiou)向BBC中文網表示,國民黨和北京方面會將這次結果解讀為對賴清德的反擊。隨著罷團大敗,在野黨與北京可能會感到在內政和外交上,都重新獲得施壓賴清德的氣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