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726大罷免選戰今(26)日傍晚塵埃落定,國民黨24席立委及高虹安市長全數守住陣地,未有一人遭罷免。大罷免大敗,藍營守成成功,但據了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表明,10月任期屆滿後不再尋求連任。此舉不僅宣告他將正式告別黨主席一職,也把接棒壓力直接拋向呼聲最高的台中市長盧秀燕。
無論罷免成敗 朱立倫決定不戀棧
根據國民黨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罷免投票前10日,朱立倫便已於核心幕僚會議中明確表示,不論罷免投票結果如何,他將不再競選下任黨主席,也會協助順利辦完黨內改選。該決定雖未對外公開,但朱的態度堅定且具備高度政治自覺,與會人士咸認這對朱本人與國民黨皆為正面發展。
一位藍營重量級人士直言,朱立倫在此時透露去留動向,是政治責任的展現。若罷免成功,國民黨損失過大,他勢必引咎下台;即便如今日結果,無人被罷,反罷成功收場,他仍選擇退場,也表明他不戀棧權位、願為黨團結讓路的立場。
黨內壓力從「反朱」轉向「誰接?」
朱立倫在任內雖帶領國民黨完成2022年縣市長大勝,並於2024年總統大選雖落敗但成功鞏固國會第一大黨席次,更與民眾黨合作取得過半優勢,在立院掌握主導地位。然近年黨內對其不滿聲浪不斷,特別是罷免行動中,朱雖高調號召反罷,仍被部分深藍視為「態度搖擺」、「反應遲緩」。
近的人士稱,朱立倫自2021年10月出任黨主席以來,承擔黨內外壓力甚鉅,不僅須籌措每月龐大黨務開銷,還得處理選舉與黨團整合事務,堪稱「吃力不討好」。此番不再競選連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也象徵國民黨將邁入新世代權力重整期。
盧秀燕表態受矚 「壓力回來了」
隨著朱立倫交棒訊息明朗化,黨內外焦點迅速轉向下一任接班人。尤以台中市長盧秀燕為焦點,其施政表現與形象清新被視為藍營下一階段領導者的代表人物。據傳朱與盧曾於6月下旬密會,討論接班與黨未來方向,引發外界揣測。
不過,根據《ETtoday》報導,盧秀燕方面初步表態「無意參選」。知情人士指出,盧認為目前應以市政為重,加上黨內仍須整合,若她在罷免案後立即接任黨主席,恐造成外界對「地方執政與中央黨務是否可兼顧」的疑慮。儘管如此,盧的態度未完全關門,在朱正式宣布交棒後,仍有可能隨情勢演變再做評估。
黨主席選舉時程敲定 中常會將啟動程序
根據國民黨內部規劃,黨中央準備下週三(30日)中常會上,正式提報主席改選辦法與時程。目前規劃仿照往例,於9月完成投票,10月召開全代會完成交接。此時程安排將為黨內有意競選者提供時間準備,也讓過渡期平穩推進。
黨內除盧秀燕外,也傳出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皆有可能被「勸進」,但截至目前,尚無明確表態者。
政治學者分析,朱立倫選若在罷免案塵埃落定之際宣示退位,等同成功將罷免風險與後續權責「切割」。即便大罷免未使藍委折損,反倒成為朱「平穩退場」的契機。他一方面保住黨的基本盤,另方面也以主動交棒塑造「有擔當」的形象,讓黨內難以對其口誅筆伐,亦為未來在政治舞台上的潛在再起保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