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將編新史書 1998「黑色五月」血腥排華暴動恐遭隱蔽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中)主導編纂的新史書,恐隱蔽1998年「黑色五月」排華暴動的史實,引發爭議。圖/取自普拉博沃《臉書》官方粉專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中)主導編纂的新史書,恐隱蔽1998年「黑色五月」排華暴動的史實,引發爭議。圖/取自普拉博沃《臉書》官方粉專

印尼政府在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領導下,正在重新編撰一套10卷的歷史書,計劃重新書寫國家歷史。然而,此舉引發學界強烈擔憂,認為新書可能刻意淡化或抹去1998年針對華裔的致命暴動「黑色五月」(Mei Kelabu)等歷史事件,試圖美化過去的暴行。

綜合法新社與《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報導,普拉博沃政府推動的這套歷史書由文化部長法德利(Fadli Zon)監督。法德利上周對國會議員表示,新史書並未提及1998年5月的排華暴動,因為「規模較小」。然而,1998年暴動是印尼歷史的黑暗篇章,當時針對華裔的暴力事件導致嚴重傷亡,特別是在雅加達,據稱由軍方支持的暴徒進行了大規模掠奪與性侵。

先前官方調查報告指出,「黑色五月」暴動中至少發生了52起性侵案,但法德利近期公開質疑是否真的有「大規模性侵」,並指稱「缺乏證據」,引發更大爭議。

雅加達國立大學歷史學家阿赫迪安(Andi Achdian)批評,該計畫從一開始就存在缺陷,傾向於「漂白歷史」。他指出,公開的章節大綱與摘要中,缺乏針對1998年暴動的專門章節,甚至對蘇哈托(Suharto)長達30多年的鐵腕統治僅輕描淡寫,僅提及「學生示威促成其辭職」。前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2023年承認的「重大人權侵害」事件,在新書中也未獲明確承諾納入。

負責編輯的歷史學家賈亞特(Jajat Burhanudin)反駁稱,新書將涵蓋1998年事件,現有大綱僅為「討論起點」。然而,學者與人權團體擔心,該計畫可能成為政府塑造「愛國歷史」的工具,忽略前政府承諾解決的歷史問題。印尼前司法部長、現民間團體聯盟負責人馬爾祖基(Marzuki Darusman)表示,若新書忽略這些事件,等於否定歷史真相。

此外,該計畫涉及113名學者,但至少已有一人退出。考古學家西曼瓊塔克(Harry Truman Simanjuntak)因不滿政府干預用詞,例如以「早期歷史」取代「史前」來描述印尼古代文明,選擇辭職。他批評編輯權威受政府控制,顯示政治影響力滲透文本。

反對派議員與人權活動人士呼籲暫停或取消該計畫。異議人士蘇馬爾西(Maria Catarina Sumarsih)指責政府扭曲歷史,誤導年輕人。學者強調,歷史記錄應交由獨立歷史學家完成,而非成為政府的「歷史宣傳」。

1998年5月,印尼爆發史稱「黑色五月」的大規模排華暴動。這場暴亂發生在蘇哈托獨裁政權倒台前夕,因亞洲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崩潰、失業率飆升與社會動盪,華裔成為種族與經濟矛盾的替罪羊。暴動主要集中在雅加達、棉蘭及梭羅等地,持續數日,造成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失。

暴亂期間,許多華裔的商店、住宅及企業遭到搶掠與焚燒,據官方調查,至少發生52起性侵案,受害者多為華裔女性。估計約20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許多華裔被迫逃離家園。調查報告指出,部分暴力事件疑由軍方或相關團體煽動,針對華裔的「種族清洗」行為加劇了悲劇。「黑色五月」不僅暴露了印尼長期累積的種族緊張與經濟不平等,也成為蘇哈托政權垮台的催化劑。此事件對印尼華裔社群造成深遠心理創傷,並促使後續政府改革種族政策,保障少數族裔權益。

《雅加達郵報》指出,新史書計畫已引發學界與民間團體強烈反彈,部分學者公開要求政府公開完整大綱並接受獨立審查。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印尼分會主任烏斯曼(Usman Hamid)警告,該計畫可能「抹去令人不安的真相」。民眾對1998年暴動的記憶尤為敏感,特別是華裔社群,擔憂歷史真相被淡化將加深不信任。政府則表示將於本月舉行公開辯論,但未提供具體細節,爭議持續發酵中。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