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漢光41軍演是在「虛張聲勢」?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國軍「漢光41軍演」實兵演習從7月9日到18日,將進行10天9夜晝夜連續操演。依照軍方的說法,這次演習的想定規畫,主要是自灰色地帶襲擾起逐項進入全面作戰,考驗軍方平戰轉換、備戰部署等作戰準備。而軍演才剛開始,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就以「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的把戲,企圖將台灣老百姓綁上台獨戰車」加以評論。那麽「漢光41軍演」是否真的如解放軍所認為的「虛張聲勢」呢?

賴清德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國防」中,就透露美國透過包含國民兵及海巡等多項軍事協訓、共同演訓與交流計畫,強化國軍戰力。可見國軍的戰略部署許多是由美軍進行訓練與指導。其中尤以強化國防的「城鎮韌性演習」,做為想定的戰術操作,這是否適合台海作戰,值得思考。

從陳水扁執政時期提出「決戰境外」之後,民進黨對台海作戰的想定,就希望把戰場推到台灣本島之外。過去的戰爭想像,也都假定最多只在灘岸進行決戰,後來又多了「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等戰略概念,絕不把戰火引入台灣島內,這也是「首戰即是決戰」的說法。

但是,這幾年在美軍的指導之下,國軍已經把戰火引入台灣島內,這顯然是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然而,台灣的戰略空間與戰略縱深有限,在台灣島內進行城鎮作戰,如何達到「韌性」的目的,又有多少勝算?

事實上,從阿冨汗戰爭與美伊戰爭之後,美軍已經不再把部隊派到戰場進行城鎮作戰。所以俄烏戰爭,美國只是提供軍火消耗俄軍戰力,並未派出一兵一卒進入烏克蘭戰場。在以色列與伊朗戰爭中,美軍也是讓以伊用飛彈、無人機打完之後,才派戰鬥機偷襲伊朗核設施,因此,以伊戰爭其實更像是一場無人作戰的試驗場。

如今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在「漢光41演習」中,不僅拉長演習時間,還從灰色地帶襲擾進一步推進到城鎮韌性作戰,如果台灣在灰色地帶襲擾都頂不住,城鎮作戰又如何抵禦得了解放軍的人海戰術?

以解放軍過去對台灣進行的軍演可知,中共對台作戰並不想毀滅台灣,所以首先對台進行封鎖,可能是最有效的懲獨作戰。其次才會對台發射飛彈進行斬首戰略。如果台灣重要的軍政首長像伊朗一樣,遭到解放軍飛彈與無人機團滅,台灣人民還有抵抗意志嗎?以多數台灣人都希望兩岸能和平交往,台海若發生戰爭,想必台灣人民恐怕都不願意把戰火引入家門。

這幾年民進黨政府喜歡使用包括,灰色地帶、城鎮作戰、韌性等戰爭語彙,這些大多是美軍所創造出來的新名詞,新語彙聽起來是很嚇人,但實質的戰略與戰術使用,是否符合解放軍的作戰想定,恐怕難辨真偽,起碼解放軍是很少使用相同的語言。

就以這次演習所想定的「城鎮韌性演習」中的「韌性」為例,這句由美方所提出來的說法,「韌性」 (Resilience) 是指個人、社群或系統在面對突發挑戰、壓力或災難時,能適應變化、承受衝擊,並迅速恢復正常狀態的能力。而「韌性」包含物理層面,如基礎設施的恢復力,以及心理層面,如個人或社群的精神應對力。

但是,賴清德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裡,不斷的分化出「雜質」人口,他只想團結自己同溫層的「青鳥」,又如何能讓台灣在戰時具有「韌性」? 所以借用美軍概念是否符合台灣社會的現實,還是值得深思。

畢竟,解放軍軍語使用比較多的還是封鎖、威懾、圍島等傳統語彙,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解放軍的語彙,以及他們的作戰想定,國軍再多的漢光演習,最後可能會淪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戰模式,除了幫美國消耗武器之外,實質防衛台海安全的效用恐怕不高。

所以漢光演習使用美軍的諸多術語,卻可能對解放軍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的作戰演練,也難怪大陸國防部要笑民進黨政府是在「虛張聲勢」,他們必定認為「漢光41演習」,對台海防衛應該起不了大作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