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錯過「兩岸破冰」?李大維:台灣有人要北京勿接受

前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透露,前總統蔡英文原有機會使兩岸關係和緩,但有台灣的政治人物要北京不要接受。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前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透露,前總統蔡英文原有機會使兩岸關係和緩,但有台灣的政治人物要北京不要接受。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前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最近出版的新書《和光同塵》透露,2016年時任總統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後,中方智庫對其反應正面。然而,台灣的一些政治人物出於私利,竟向北京當局建議不應接受這一立場,導致中方的態度發生重大變化,進一步引發兩岸關係的惡性循環。

李大維在6月26日發表新書《和光同塵》,蔡英文當天透過預錄影片表示,外交工作不屬於任何政黨,屬於國家發展基石,李大維外交生涯是最好詮釋,李大維以穩健、理性、務實態度,守住台灣的國家利益,贏得民主夥伴的尊重與信任。

前駐美代表李大維(右3)在6月26日發表新書《和光同塵》,總統蔡英文當天透過預錄影片表示祝福。圖/中央社

前駐美代表李大維(右3)在6月26日發表新書《和光同塵》,總統蔡英文當天透過預錄影片表示祝福。圖/中央社

李大維在《和光同塵》中提及,蔡英文在9年前的520就職演說中提到,將以「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並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法律來處理兩岸事務。

李大維在書中指出,中國涉台智庫在第一時間的反應非常正面。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表示,「大陸注意到蔡政府出現新的表述」,認為這為兩岸之間的破冰創造了條件;而當時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亦表示,蔡英文的立場較民進黨以往有所進步。

然而,不久之後,中國官方立場出現重大轉變。國台辦強硬指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的本質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並認為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李大維透露,幾年後一位美國情報界退休友人在訪問台灣時告訴他,蔡英文發表演說後,中方智庫的正面反應仍然存在,但一些台灣的前政治人物出於私利,竟向北京建議不應接受,這導致本有的機會最終演變成惡螺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