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首批關稅清單,日本、韓國都是25%,台灣則不在首批清單中;雖然,有不少名嘴出來圓場、消毒,但台股開盤即下挫近1%,與小漲的日韓股市形成對比;另有半導體業者直言,美國關稅一定壓縮終端消費,對整個供應鏈都不是好消息。
台灣不在美國首批關稅清單中,加上日韓最新關稅與先前美方公布的警告性關稅基本相同,讓台灣市場彌漫不安的氣氛。台股開盤下跌53.07點至22375.65點,但隨著台積電下跌15元至1065元,聯發科、廣達跌逾1%,加權指數一度來到22239.82點,下挫188.9點。
相形之下,日本、南韓股市8日開盤卻逆勢小幅上漲,日經225指數上漲0.4%、南韓Kospi指數漲1.4%;韓元兌美元升值0.6%,日元也止跌回升,小幅上漲0.1%。
作為台積電供應商的家登精密董事長邱銘乾8日向聯合新聞網表示,台灣對美關稅低於日本(25%)的機率恐怕不高,但在台積電已經提出對美投資千億美元後,若還高於25%,則讓人有被當成奴婢對待的感覺。
邱銘乾表示,目前全球晶片貿易並沒有課徵關稅,關稅是每個國家衡量利益所談定的稅率,但川普政府拿來當作談判武器,勢必會增加貿易成本,最後恐怕會影響全球的消費動能,對整個供應鏈來說,不是好事。
在美國宣布首批關稅清單後,不少名嘴出面安撫國人不安情緒。據三立新聞網整理,財經名嘴胡采蘋說,日本韓國都吃25%關稅,不知道台灣有什麼理由不放美豬美牛進來。
去年發動網路連署反對將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由6年減至4年的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指出,藍白已經準備好,無論台灣關稅出來是什麼數字,只要超過10%,就會全力攻擊,用來拯救自己(減輕大罷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