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防諜!「機敏論文」下月起延後公開 外加至少3位考委共同審核 

教育部近日發函各大學校院,自一一四學年(今年8月)起,凡涉及機密、專利、依法不得提供之學術論文應申請延後公開,且由至少三位考試委員共同審核。圖/AI生成
教育部近日發函各大學校院,自一一四學年(今年8月)起,凡涉及機密、專利、依法不得提供之學術論文應申請延後公開,且由至少三位考試委員共同審核。圖/AI生成

為了加強保密防諜措施,教育部最近發函給各大學,自一一四學年(今年八月)起,任何涉及機密、專利或依法不得公開的學術論文,碩博士生在學位考試前必須申請延後公開,並由至少三位考試委員共同審核,延後的時間最長可達五年,並可按次申請。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陳浩的說明,現行「學位授予法」規定學位論文以公開為原則,但也允許在特定情況下不公開,尤其是涉及機密或專利的內容。由於各大學在延後公開的申請程序上存在差異,教育部因此明確指示各大學要在學位考試時落實相關審核機制,確保在全國範圍內的操作一致性。

此外,根據「學位授予法」,博碩士論文及其他檔案應在國家圖書館提供公眾閱覽,包括紙本和電子資料。然而,對於涉及機密或專利的檔案,經學校認定可不予公開或延後提供。

從一一四學年起,各大學需要修訂「碩博士學位考試審核表件」,增加考試委員的審核專案,並改變過去由指導教授單獨審核或學生自行勾選的做法,實現全國統一的操作流程,以確保敏感論文的延後公開申請是有效的。對於專利申請,如需延後公開,必須提供相關申請專利的案號或說明,並以逐次申請的方式,最長延後至五年。第二次及以後的申請仍需獲得原學位考試委員的確認或透過原就讀系所的會議審核。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提到,依據「學位授予法」提供論文的典藏和閱覽服務,國圖打算最佳化「新世代論文系統」,以提升服務效率。至今,各大學在一一二學年已成功提交近六萬筆學位論文電子全文,其中超過九成的資料可供公開閱覽,目前可立即檢索的檔案超過三萬筆,佔逾五成。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