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天(2日)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國防」,會中提到6家國籍航空的國際線航班,提供軍人優先登機,還協調商務艙有空位,提供軍人自動升等服務。對此,陸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賴清德的作法是對軍隊進行政治收編,不關心現實處境,不談戰力困境,只想進行廉價情緒共鳴。社評稱,「他一邊製造兩岸敵意,一邊又高呼『團結台灣』,只會造成台灣族群分裂的處境。」
社評指出,賴清德演講中特別強調提升軍人待遇,推出搭機福利、軍人節購物打折優惠,實則是用糖衣炮彈對軍隊進行「政治收編」。他不關心台軍現實的處境,不談台軍的戰力困境,無非是在進行廉價情緒動員。
評論批評,賴清德強行讓文人政治人物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又接納退役美軍高官擔任顧問參與漢光演習,軍隊的專業性與中立性已遭嚴重破壞,未來會愈加扛起賴清德強加的「抗中」任務「賴清德的最終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可控、可用、可犧牲的台獨部隊,為其獨立思想賣命,不僅是對軍隊的背叛,更是對台灣未來的出賣」。
文章續指,賴清德透過談論國防拉升兩岸緊張情緒,鞏固綠營基本盤,還為大罷免催票固票,有意將兩岸關係引向對立,將國防話題與大陸威脅掛鉤,借此製造緊張氛圍,挑動民粹情緒,只會最大化撈取選票。
文章大酸,賴清德一邊製造兩岸敵意,一邊高呼「團結台灣」,撕裂台灣人民,只要質疑民進黨國防政策的人都貼上親中標簽,將不同意見的理性對話,都污名為投降主義,營造只有民進黨能保台的假象,如今民進黨自行製造危機感,操弄安全議題,這作法成為綠營應對一切政治危機,獲取選票的標準流程。
文章認為,賴清德鼓吹國防改革,實際上就一場預謀已久的軍事化社會動員,目的是把台灣人綁入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戰略框架,賴清德再怎麼包裝,真正的目的就是將台灣一步步推向「準戰時狀態」;所謂全民防衛,本質就是社會軍事化,從教育體系向年輕人灌輸敵情意識,讓特定媒體長期渲染戰爭不可避免,強化基層社區動員演練,遠非單純的國防政策,而是一整套系統性的備戰動員機制。
文章直批,賴清德將台灣社會軍事化、政治化,將廣大民意強行納入戰爭總動員的軌道之中,「台灣人要的是和平、安定,不是戰爭動員及武力衝突,賴清德做的不過是一場政治包裝下的巨大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