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時傳出臉書(facebook)涉嫌一頁式的廣告詐騙,許多民眾被騙。數位發展部昨(6月30日)認定違反《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打詐專法),違規情節重大,祭出1500萬元重罰,並限期30日內改善。若屆期未完成改正,將可按次連續處罰。
加上今年初遭罰的100萬元,Meta在台灣已累計被罰1600萬元,是目前唯一遭兩度開罰的國際平台。
數發部指出,臉書的廣告投放與審核機制存在重大缺陷,使大量詐騙廣告長期於平台上露出,危害用戶財產與資訊安全。且Meta未依專法規定,落實「應盡注意義務」,包括建立有效的廣告審查、下架處理與受益者識別機制,顯已違法,處以最高級別罰鍰。這並非首次提醒,而是針對持續違規的懲處。
數發部說,將持續依據專法加強查核各大平台履行防詐義務,確保民眾在網路空間不致成為詐騙目標,也呼籲用戶在使用社群平台時提高警覺,不輕信來路不明的廣告訊息。
據數發部與刑事警察局聯合建置的「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統計,在每周下架的詐騙廣告中,Meta平台占比常年超過九成,遠高於其他業者,如Google、LINE及TikTok,成為詐騙資訊傳播的重災區。
Meta回應,對主管機關的關切予以重視,強調持續強化防詐機制,並會與數發部、刑事局等機關密切合作,提升平台環境的安全性與透明度。該公司正努力讓用戶能更清楚辨識臉書與Instagram上廣告的出資者與受益者資訊。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自去(2024)年底施行以來,賦予政府對網路平台業者的管理權限,包括要求建立防詐制度、接受查核及違規處罰。專法指出,平台業者若未能即時阻斷詐騙資訊擴散,將負相當責任。
警方也藉此呼籲,請民眾勿輕易相信一頁式廣告,像是名人理財、購物等,若是涉及投資、買賣與轉帳等行為請三思,避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