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成小確幸 陳世凱稱見仁見智:行人地獄僅是形容詞

行人地獄一直是台灣撕不掉的標籤,交通部長陳世凱27日回應,行人地獄是國外報導使用的形容詞,是否真是行人地獄見仁見智,但台灣交通事故確實比其他國家高,強調近年政府已努力改善。圖/取自陳世凱臉書
行人地獄一直是台灣撕不掉的標籤,交通部長陳世凱27日回應,行人地獄是國外報導使用的形容詞,是否真是行人地獄見仁見智,但台灣交通事故確實比其他國家高,強調近年政府已努力改善。圖/取自陳世凱臉書

交通部27日舉行「520周年施政成果記者會」,針對影片中行人稱「好好走路是個小確幸」,部長陳世凱回應,行人地獄是國外報導使用的形容詞,是否真是行人地獄見仁見智,但台灣交通事故與死傷人數確實偏高,但政府近年已積極推動改善。而日前三峽、北市等地發生嚴重衝撞事故,多個民團也呼籲政府及立委修法加重罰則、強化校園周邊安全,並定期檢驗駕駛資格,防止悲劇重演。

交通部原訂5月20日於綠島舉辦總統就職1周年記者會,但因發生三峽車禍事故延期,27日於桃園監理站舉辦周年記者會。會後陳世凱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關於影片中,行人稱好好走路變成「小確幸」,陳世凱回應,「行人地獄2、3年前因國外的媒體報導這樣的形容詞,但這樣的形容詞適不適合台灣,大家見仁見智,有人會這麼說,有人不這麼說」。

陳世凱指出,台灣的交通事故的比例確實是比其他國家高,台灣的死傷的比例確實是也高,但每個國家交通環境狀況不同,其他國家不像台灣,看不到這麼多機車與汽車,台灣交通環境有很多層面要努力,專家也都提供很多建議,從教育、監理、執法等。

陳世凱強調,這幾年政府真得很努力,投入4年400億來改善包含行人走路的步道等,道安三支箭政策都努力在做,也希望車輛有更明亮的視野,也就是汽車隔熱紙的規範,6月指引就會上路。

陳世凱也提到,近幾年明顯感受到駕駛願意停讓的比率愈來愈高,強調停讓不是文化,而是法規限制,行人安全的改善持續推進,數據也顯示,今年行人1至2月死亡數字創新低,目前台灣的交通環境大家還不滿意,改進的步伐還是會繼續邁進。

此外,本月全台發生多起老人開車衝撞事故,多個民間團體,包括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台灣魯冰花教育智庫、國教行動聯盟、赤子心教育基金會27日籲政府及立委修法加重罰則,強化學校周邊交通安全設施及措施,包括設置實體人行道、防護欄、庇護島及減速帶等,以及駕駛者的資格應定期檢驗,杜絕憾事再次發生。

針對無照駕駛,陳世凱表示,目前無照駕駛累犯人數占比高達70%,顯見現行罰則社會大眾根本不怕,因此宣布修法,未來無照駕駛罰鍰金額,將比照酒駕提高,且罰則累計沒有上限,會扣車、扣牌,就算再有錢,被抓也會有壓力,而扣車、扣牌對一般駕駛人也應會達到嚇阻的作用。

換照部分,陳世凱指出,以周邊國家來說,韓國、新加坡規範65歲、日本70歲需換照,這些國家都是我國參考的對象,台灣目前設定75歲換照,台灣過去是參考日本規範,未來也會以日本的方式作為參考、學習對象。

至於未來是否下修換照年齡,或是考照後每10年都要回訓,陳世凱說,換照年齡是否下修還在採納各方意見,很多長者認為自己身強體壯,不需要回訓,但希望協助更多人強化駕駛能力,至於是否還要擴及其他範圍,未來都會滾動檢討。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