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統刪地方補助款25%引發的反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3日)表示,國會大幅刪減中央政府的總預算,而地方首長卻不願放棄任何中央補助款,這讓中央財政被剝好幾層皮。卓榮泰強調,「中央政府不是魔術師,不會變魔術、也不會無中生有,必須要在最困難的狀況下做調整」;卓榮泰指出,地方政府可以透過舉債來應對,並且根據新版財政計劃法,地方政府明年可獲得3753億元,足以在明年完全償還今年的舉借債務。
卓榮泰今天受訪時強調,他要強調幾個重要的事實,在審查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時,各縣市的立法委員大量刪減預算,而地方首長又不願放棄任何中央補助款,這樣的行為是對中央財政的多次削弱。
卓榮泰指出,這幾年來,中央政府對地方大力補助,使地方財政逐年改善,例如在113年度,地方財政的歲計盈餘合計達到708億元,顯示地方財政持續改善。
卓榮泰續指,行政院在去年的8月30日已透過主計總處發文告知所有地方政府,明確表示在執行一般性補助款時需注意「如果根據立法院的預算審查結果有調整,地方政府需理解這一點」;他提到,一般性補助款總數雖有2501億元,但其中有1042億元是定額補助,包括教育、社會福利和基本設施,而990億元則用於幫助地方增加財源。
卓榮泰建議,地方政府應自行在990億元的財源中刪減529億元,並在1042億元的補助中刪減107億元。如果仍不足以應付,地方政府可以使用其他歲計盈餘來解決問題。若舉借資金有難度,中央也會提供協助;卓榮泰重申,地方政府在明年根據新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將獲得3753億元,將更有能力償還當年的舉借債務,不會面臨困難。
卓榮泰也提到,若經過釋憲,讓《財政收支劃分法》獲得合理調整,中央政府的總預算也會隨之調整,這一點是可討論的;卓榮泰指出,目前釋憲過程尚未得出最終結論,因此在中央財政壓力大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必須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