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總統?許甫批賴清德兩岸政策如山路失控駕駛:讓人民暈車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右)拍攝一則「在路上」的競選廣告,象徵施政方向延續前任。如今就職1周年,遭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批,兩岸政策如山路失控駕駛,讓人民暈車。圖/取自蔡英文YT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右)拍攝一則「在路上」的競選廣告,象徵施政方向延續前任。如今就職1周年,遭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批,兩岸政策如山路失控駕駛,讓人民暈車。圖/取自蔡英文YT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拍攝一則「在路上」的競選廣告,他親自開車上路,象徵施政方向延續前任、繼續前進。然而,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直批,當上總統的賴清德3月拋出「賴17條」,將對岸界定為敵對勢力,520前又拋出「併購論」,將台灣放置交易桌上公然叫賣,有如路怒症的駕駛,將台灣人民置於險境。

「1年了,台灣還在『危險』路上?」許甫日前在臉書以「路怒症的駕駛」為題發文,表示賴清德就職1周年,陸續各家民調都出爐,滿意度趨勢全數向下,不滿意度上升,甚至多家民調的數字,不滿意賴清德都來到歷史新高。

許甫指出,回想他競選時一則頗受關注的廣告,他親自開車上路,象徵施政方向延續前任、繼續前進。當時他自信滿滿:「我們還在路上」,然而1年過去,許多坐在上頭的乘客逐漸察覺這輛車的駕駛風格,充滿危險的變化,真的比蔡英文還「兇」。

許甫續指,細數過去1年的兩岸政策,可以明顯感受到賴清德的「路怒」特質。今年3月的「賴17條」將對岸明確界定為敵對勢力,國內更不斷推動反「中」情緒,強化族群之間的對立與仇視,甚至從民代到網軍展開思想檢查式的政治操作。這種急速升溫的對抗情緒,好比駕駛在高速路上狂踩油門,將所有乘客置於險境。

「一路飆車玩命,卻又突然急踩煞車?」許甫質疑,賴清德近期在節目「敏迪選讀」訪問時,以「公司併購」比喻兩岸關係,強調併購須先談條件,否則難以合作,將台灣實際放上交易桌上公然叫賣,不只台灣民眾難以理解,一向最支持賴清德的獨派,恐怕更是吐血。

許甫說,接著520就職周年演說中,更罕見地完全不提兩岸與中國的議題,但在媒體追問下,又再三強調願意交流、對話。這種兩岸政策大幅搖擺急衝急煞,背後可能是受到美國等國際因素的強大壓力,卻也顯出賴清德作為國家領導人,難有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自主意志與能力。

許甫強調,賴清德領導下的台灣,恰似過彎山路上失控猛踩油門又急剎車的車輛,駕駛者的情緒與立場搖擺不定,使台灣人民如同驚恐的乘客,不只暈眩難耐,甚至生命安全都備受威脅,「但真正的好駕駛不僅能穩穩掌握方向,更懂得什麼時候放慢速度,什麼時候穩定前行,這正是目前最欠缺的」。

許甫直言,如今賴清德必須自問,「繼續這樣的駕駛風格,台灣能否安全到達目的地?」我們不該永遠依靠外部勢力,也絕不能放任內部對立分裂,我們需要的是穩健而理性的領導,而不是一個「路怒症」駕駛。

貼文下方網友留言表示,「用人不看專業,酬庸優先,國政一事無成,搞鬥爭最會。不敢上國會,不敢參加世壯運,執政有多爛自己最清楚」、「他開車只怕川普,瘋起來,連台積電都可以放棄」、「北大國小就是一個徵兆。老人開車跟賴政府一樣。死的會是無辜者」、「自從這個總統上位,國運好像一直很差,國泰民安恐有困難」。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