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9日在與歐洲領袖的電話會議中坦言,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無意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因為普丁「認為自己正在取勝」。此番言論與川普過去公開表示普丁希望和平的立場有所不同,這也是歐洲領袖首度從川普口中直接聽到這樣的說法。
白宮拒絕對此評論,僅引用川普當日於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的貼文,稱與普丁的通話「氣氛良好」。儘管川普對普丁立場的看法有所轉變,卻未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及歐洲領袖所望,進一步加強對俄制裁。
根據消息人士指出,川普在與普丁通話前,於18日已先與多位歐洲領袖通話,曾暗示若普丁拒絕停火,可能考慮實施制裁。然而隔日態度轉變,他改為推動在梵蒂岡舉行俄烏間低層級談判。
19日的電話會議參與者包括澤倫斯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以及歐洲聯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此會議是歐洲在近日外交努力的一部分,意圖說服川普對普丁施壓。
雖未能如願爭取新制裁,但歐洲官員認為這次互動有助於證明普丁拒絕和平的立場,也讓川普對情勢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歐洲評估,即便美國不再主動提供軍援,只要歐洲持續支援,軍武供應不會中斷。
此前,川普曾向包括馬克宏、梅爾茲、梅洛尼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內的歐洲領袖表示,將派遣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與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參與梵蒂岡談判。但隔日又顯得態度曖昧。歐洲領袖堅持談判結果須為「無條件停火」,但川普表示不喜歡「無條件」一詞,儘管他曾在5月8日的貼文中使用過。
歐洲外交攻勢加劇始於本月初梅爾茲接任總理後,他相較於前任蕭茲(Olaf Scholz)對普丁更為強硬。10日,梅爾茲與馬克宏、施凱爾及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突訪基輔,呼籲澤倫斯基配合川普要求,以揭露普丁不願談和的真相。當天他們使用馬克宏手機,從澤倫斯基官邸撥給川普,並支持他提出的30日停火主張,甚至威脅若普丁拒絕將祭出新制裁。
隨後普丁提議與烏克蘭舉行三年來首次直接談判,川普一度表示可能親赴土耳其參與。儘管會談於伊斯坦堡舉行,但普丁本人缺席,僅派出低階官員提出烏方無法接受的要求。此舉引發歐洲對川普再施壓的呼聲,各國也通過新的制裁措施,並籌畫更強力的方案。
通話整體氣氛被描述為「正面」。部分歐洲官員原本以為川普可能在普丁若拒絕停火時支持新制裁,但這希望在翌日落空。據悉,梵蒂岡的談判預計將於6月中旬展開。川普預計派遣國務卿魯比歐與特使凱洛格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