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印度提交給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文件,印度正考慮對部分美國製造產品加徵進口關稅,以反制美國對印度鋼鐵和鋁製品徵收的關稅。此舉顯示印度在美印貿易爭端中的強硬立場,同時尋求保護國內產業並爭取更公平的貿易條件。
路透報導,WTO文件顯示,印度擬對原產於美國的特定產品提高關稅,以抵消美國對印度鋼鋁產品的關稅影響。美國今年(2025年)3月對鋼鐵和鋁進口加徵25%關稅,這是2018年川普(Donald Trump)首個任期關稅的延續。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美國的措施將影響價值76億美元(約台幣2312億元)的印度產品出口。
此外,川普政府威脅對印度商品徵收26%的對等關稅,進一步加重雙邊貿易的緊張。文件指出,印度與美國正試圖達成貿易協議,印度提議將與美國的關稅差距縮減三分之二,以緩解爭端。然而,川普此前曾批評印度為「關稅濫用者」,指其進口關稅為全球最高之一。
為保護國內鋼鐵產業,印度於2024年4月對進口廉價鋼材(主要來自中國)加徵12%的臨時關稅,以遏制過量進口對本地市場的衝擊。同時,印度積極透過包括與貿易夥伴國進行談判等方式,爭取更大的鋼鐵出口市場,以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印度是美方期待能盡快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談及與印度貿易談判進程時,形容印度對談判的態度非常認真,但雙方可能有多達7000項關稅條例需要改變或修改。
印度對美國產品加徵關稅的計劃,顯示其在貿易談判中採取更強硬立場,試圖平衡國內產業保護與國際市場擴張。專家分析,若美印無法達成貿易協議,雙邊關稅戰可能升級,影響全球鋼鋁市場價格及供應鏈穩定。印度同時需應對國內高關稅的國際批評,未來可能在WTO框架下尋求更廣泛的貿易改革。印度政府將持續續與美國及其他貿易夥伴協商,確保其鋼鐵產業的長期競爭力,並呼籲WTO積極介入,促進公平貿易環境。